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岁圆楼,位于中国传统村落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坦田村,距双牌县城35公里,距道县县城20公里。村为古村,“岁圆楼古建筑群”所在的坦田村由何氏先祖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初(1008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全村400多户清一色为何姓,至今仍保存了大量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古建筑遗迹,岁圆楼为其中清代建筑的代表。2010年7月,坦田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被列入全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牌县理家坪乡岁圆楼(双牌县委宣传部 供图)

据《坦溪世家何氏族谱》记载,宋真宗年间,一个叫何守琮的,官至大理寺评事,告老还乡时来到坦田定居,生息繁衍。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何守琮二十四世孙何贤寿始建岁圆楼。何贤寿自幼丧父,由寡母养大,忠厚诚信,聪敏勤奋,靠做生意“富甲道州北乡”。此后,广置田园,筹划修栋宇、建家塾,岁圆楼便是其杰作。

岁圆楼,取“人圆事圆岁岁圆”之义,何贤寿原打算建九栋198间房屋,实际上只建造了“六如第”“二润庄”两栋和一栋“官厅”福清馆,“四玉腾飞”为其四子何昌智所建。岁圆楼从建造到室内装饰,前后历时二十余载,期间专门供养了一批木匠和石匠做工。到如今还流传着“养死木工,累死石匠”之说,足见工程之大,耗时之久,镌刻之精。沧海桑田,如今繁华褪去,但这些历史文物仍在讲述着往日的荣光。2013年,岁圆楼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坦田村,岁月在泛黄的砖瓦间、脱落的墙垣处刻下了厚重的痕迹,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无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尽管年代久远,但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坦田村岁圆楼古建筑群的“规划”仍然堪称颇具匠心。

岁圆楼是典型的湘南农村古式建筑,整个建筑呈徽式民居风格。“二润庄”“六如第”“四玉腾飞”三座庭院依次从南至北整齐排列,一道围墙将其围成一体,总占地2696平方米。庭院坐西朝东,每一座庭院上下三层,沿山势呈阶梯式建筑,砖木结构,有房间22间,天井四口,六级石阶,牌匾三块。大门有亭台式楼阁所遮护,雕梁画栋,石雕木刻十分精美。大门门框皆有石刻的楹联,楷书字体遒劲有力,镂雕的石狮、麒麟、龙凤、花卉等,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屋檐、横梁以及窗户上的镂雕、浮雕图案,构思奇巧,富有装饰性。

“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的六如第,是岁圆楼中木雕艺术最为精湛的一栋。房屋中雕刻精美的窗花和形态各异的动物木雕,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雕纹仍清晰可见,可想当时工匠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二润庄,“二润”取自《礼记·大学》中的“富润屋,德润身”,以其石雕艺术成就著称。门口的两副楷书对联“廉泉让水,义路礼门”,不仅描绘了当时坦田村的自然风貌,更是凸显了主人倡廉戒贪、崇义尚礼的道德思想。

二润庄内的雕花“凤床”,全为镂空雕,构思奇特,做工精细。何贤寿与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是亲戚,雕花木床上曾镶嵌有何绍基题写的诗句:“不是畏寒疑不放,要留春光占江南。休怪题诗难下笔,枝头鸟语话红妆。”雕花木床的主人、81岁的何长元老人向大家展示曾镶嵌在雕花木床上的何绍基书法作品(复印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何绍基书法作品(复印件)(双牌县委宣传部 供图)

“四玉腾飞”的修建比“六如第”和“二润庄”晚了近二十年,其取义自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何绍基之孙何维朴题写。据记载,何贤寿在建造岁圆楼期间操劳过度,又因长子何昌仁去世而一病不起,在何贤寿逝世三年后,由其四子何昌智主持建造。“四玉腾辉”既有了书香之气,又暗合何昌智的排行。

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岁圆楼得到了妥善地修复和保护。岁圆楼周围群山环抱,山清水秀,自然景色秀丽。主要景点有马头山寨、笔架山、狮子岭、凤凰山、犁头山、将军岭、坦水漂游、百丈瀑、纸作坊、油作坊、永清甘泉、女人窝、古战场遗址。距尧山、神仙岭仅2公里远,尧山里处处有溶洞、地下河,是很有旅游开发价值的风水宝地。(袁程 廖宇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