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顿之书:这个世界一定与你有关》余世存 著,海南出版社出版

考公考编考不过,考研考学卷不动,努力工作却不见涨薪,时刻担心被降薪被裁员…… 浮躁焦虑的当下,该如何面对迷茫?如何找到安顿自己的力量?学者余世存以他的温暖通透和智慧豁达,与读者分享,如何摒弃精神内耗,获得蓬勃生长的心灵力量和安顿自己的现实力量。这个世界一定与你有关 ,找到和世界联系的有效方式,你就会摆脱焦虑安顿好自己的内心。

>>内文选读:

从人的相貌看当代人的精神状态(节选)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相士有郑人姑布子卿和梁人唐举。其中,姑布子卿被誉为相学"圣人奇形"一派的开山鼻祖。司马迁的《史记》就记载了这些相士的传奇经历。

姑布子卿认为,孔子的额头像尧的,眼睛像舜的,脖子像大禹的,嘴巴像皋陶的。从前面观察,孔子相貌不凡,有王者气象;但从后面观察,孔子的肩膀耸起,脊背瘦弱,这个缺陷导致孔子终生郁郁不得志,不能开创像尧舜禹诸人那样的王者事业。

而《孔丛子·嘉言》也载孔子"修肱而龟背",即孔子腿部修长,背部像乌龟一样宽厚,因而说孔子虽是一个贵人,但其一生比较劳碌。

这位姑布子卿接着又说:"‘子何患焉?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远而望之,羸乎若丧家之狗。子何患焉?’子贡以告孔子。孔子无所辞,独辞丧家之狗耳,曰:‘丘何敢乎?’子贡曰:‘污面而不恶,葭喙而不藉,赐以知之矣。不知丧家狗,何足辞也?’子曰:‘赐,汝独不见夫丧家之狗欤?既敛而椁,布器而祭,顾望无人,意欲施之,上无明王,下无贤士方伯,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是人固以丘为欲当之者也,丘何敢乎!’"

这段史话便是孔子被谓为"丧家犬"的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相学有其存在的道理。看相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山、医、命、相、卜,是一个读书人必备的知识。在古典教育中,注重举止礼仪和容貌也是学生受教育的重要内容。

遗憾的是,由于它对被相者有揭示、审判的功效,使得它被主流社会打压,它的人生社会学意义或功能没能得到挖掘,只在医学、婚姻学、刑侦学那里存活,在这些领域出一份力量。

事实上,相学的意义远不止这些,它还有政治学、社会学、成长励志学等方面的意义。尤其是,相学的人生社会价值一直存在,追求体态、容貌之美,追求面相之好,也是人类自古至今的需要。

近代的美国总统林肯则有名言:一个人过了40岁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我们民间也有类似说法:30岁前的相貌是父母给的,30岁后的相貌是自己修出来的。

从成长、修行的角度来看,相学非常有意义,因为它直观地展示了人们的精神及心灵状态。一个人是否开心、快乐、幸福,是否成熟、自律,是否健康、通泰,都可以从他的身体、相貌中看出来。

我们常见一个掌握生杀大权、予取予夺的人曾经非常暴戾、凶残,但放下屠刀、回归常人的生活后,会变得慈眉善目。而曾经的帅小伙、漂亮姑娘,到中年后反而会有一脸俗相,会失掉青春乃至人的精气神。这些现象都跟个人的成长和选择有关系。

作者:

文:余世存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