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42万亩盐碱地小麦开镰收获 亩产突破1000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东营市垦利区:42万亩盐碱地小麦开镰收获 亩产突破1000斤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1日讯6月11日上午,东营市垦利区的42万亩盐碱地小麦陆续开镰收获,在垦利街道六村,5.7万亩盐碱地小麦长势喜人,个个穗丰粒满,满目金黄,一辆辆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丰”景如画。据村民介绍,以往在盐碱地里种小麦,亩产仅有三四百斤,今年更换“济麦60”品种后,亩产超过了1000斤,今年是一个丰收年。东营市垦利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苏磊也介绍说,这里的盐碱度在3‰以上,田里也长着芦苇,而“济麦60”的长势依然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垦利地处黄河入海口,盐碱耕地面积60多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近80%,部分盐碱地含盐量超过10‰。“向盐碱地要粮”一直是垦利农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当地依托盐碱地资源优势,坚持“改地适种”同“优种适土”相结合,大力发展耐盐碱种业,“济麦60”品种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已推广种植3万亩。为更好地抓牢盐碱地小麦“中国芯”,垦利规划建设了3000亩全梯度耐盐碱作物种质创新利用基地,土壤含盐量从1‰-20‰不等,形成了20多种作物、2000余份种质资源的选育规模,构建起盐碱地农业新品种试验展示和应用推广体系,让耐盐碱的品种在盐碱地上遍地开花。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东营台 徐振 垦利台 赵鲁健 孙林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