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章节请点下面阅读:

《战辽东》的主题是写明末辽东的战事,大约为3到5天更新一次。整体字在15到20万字之间。

山海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海关

战辽东(18):绝望的离去

上一章:,在书写标题的时候写成了(18),实为(17),此篇才是(18),特此说明。

关于孙承宗的去职,这里需要讲一讲。

孙承宗是天启帝的老师,天启帝对其信任有加,所以孙承宗自天启二年(1622)督师蓟辽,到天启五年去职,这三年时间内,其工作干得有声有色。而就在这一段时间之内,东林党和阉党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阶段。

孙承宗一心放在前线事务之上,本也无意参与这场争斗,但其身处要职,又岂能独善其身。

同很多文人一样,孙承宗对于宦官干政有着天然的反感,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天启帝派太监刘朝等携带帑金赴山海关犒劳前线将士,赏赐孙承宗蟒袍和一些金币。孙承宗上疏竭力阻止,称:“中使关涉兵政,自古有戒。”并说自己如果命令将士暂停防务而迎接刘朝,于边防不利,且会磨平其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飞扬强毅之气;如果让将士昂首而迎刘朝,又恐怕被说成是怠慢天使,辜负了皇上慰劳边将的好心。

但天启帝还是让刘朝来了山海关,此事也说明天启帝信任孙承宗,但也信任自己身边的太监。

天启四年(1624年)夏,杨涟、左光斗弹劾魏忠贤,此事立即震惊朝野。孙承宗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称赞杨涟的公忠,劝天启帝解除魏忠贤的职位,让天启帝的乳母客巴巴出宫,停止内操,不过东林党人害怕此疏会激怒天启帝,故而将其拦下,天启帝也未能看到此奏疏。实际上,孙承宗也因此逃过一劫。天启帝对于客巴巴和魏忠贤的信任远超其他人。后来,天启帝在驾崩的时候,有三个人是放心不下的,托付给自己的弟弟朱由检,这三个人分别是:客巴巴、魏忠贤,以及皇后张氏。所以孙承宗的这封奏疏不仅不会扳倒魏忠贤,反而会引火烧身。

天启四年九月,宦官刘应坤等奉旨出关劳军,这个刘应坤此次前来其实是带着一个目的,就是受魏忠贤指派,来较好于孙承宗。孙承宗根本不与其交谈,仅以一杯茶接待,刘应坤回去之后,也没少在魏忠贤面前说孙承宗的坏话,魏忠贤结好孙承宗的想法也就落空了。

到了十一月之时,孙承宗上疏请求回北京祝贺万寿节,也就是天启帝的生日。奏疏到了内阁之后,阁臣魏广微是魏忠贤的党羽,赶紧通报魏忠贤。在见到魏忠贤的时候,魏广微说:“孙承宗拥兵数万,这次来就是要清君侧,您将要被他们碾成粉末。”

魏忠贤当然不能让孙承宗面见天启帝,在熹宗面前哭诉不得让孙承宗入朝,熹宗被魏忠贤说服,下旨让不许孙承宗离开防守重地,其圣旨是这样说的:无旨离信地,非祖宗法,违者不宥。

此时孙承宗人已经到了通州,接到这封严厉的圣旨之后只好返回山海关。

到了天启五年,魏忠贤已经将杨涟等一众东林党人扳倒,朝中大政皆由其一人说了算。

阉党开始腾出手来对付孙承宗,杨维垣等纷纷弹劾辽东将领马世龙的骄纵无能。这些人之所以要弹劾马世龙,是因为他是孙承宗最信任也是最得力的干将。当初孙承宗初镇辽东,急需人才的他在军中发掘将才,孙承宗通过和马世龙的交谈,十分欣赏他,天启二年五月推荐他升署都督佥事,十二月又推荐马世其为山海关总兵,佩平辽将军印。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天启帝赐给马世龙尚方宝剑,实授都督佥事。孙承宗为他修建了任命大将的祭坛,为他举行了授钺仪式,把军队中的军马钱粮等事务全交给他管理,并让他节制王世钦、尤世禄两位总兵。

所以阉党在攻击孙承宗之时,先说孙承宗在辽消耗巨大,要求精简人员。孙承宗只得率先精简了身边随从人役二百多人,请求罢免了尤世禄、王世钦等,裁减了官兵17000多人,每年节省饷银46万两。

而现在阉党又来攻击马世龙,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剪除孙承宗的左膀右臂,使其势单。

要想破除阉党的攻击,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战场取胜,而恰好此时有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已经投降了后金的生员刘伯镪给马世龙带了一个情报,声称后金四贝勒皇太极进驻耀州,而其手上兵源不满三百人。马世龙大喜,如果能够斩杀皇太极,那无疑是开战以来获取的最大收获。马世龙派兵自娘娘宫渡三岔河,打算袭击耀州,并先遣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与副将李承先二人率军前往,并派觉华岛水师游击金冠、姚与贤以船只前来接应,以帮助军队渡过三岔河。但鲁之甲与李承先到了三岔河边却没有发现水师船只,最终只得找来了7艘渔船来渡河。由于渔船较小,所以一连渡了4天才渡完。如此缓慢的渡河,早就被后金军的探哨发现,后金军大队来攻,明军惨败,鲁之甲与李承先战死,一半的士卒被杀,600多匹马也成了后金军的战利品。

这一场战斗的规模并不大,损失也并不算太大,但阉党抓住机会攻击马世龙,孙承宗也知道这是冲自己来的,于是干脆主动上疏请求去职,一连上疏多次之后,终于得到了天启帝的批准。天启帝对这位曾经的老师给予了厚待,给他加特进、光禄大夫,批准他的一个儿子当中书舍人,派官员护送他回高阳,赐银一百两、彩缎四表里、大红纻丝坐蟒一袭、纻丝坐蟒一袭。

孙承宗离去之后,魏忠贤终于可以把自己的人安排在辽东了。魏忠贤让阉党高弟去接替孙承宗的职位,高第一听吓得不轻,在魏忠贤面前扣头请免,但魏忠贤不为所动,坚持让其去山海关任职。

高第虽然担任过重镇大同的巡抚,但在军事上并无长处,他到了山海关之后,立即改变了孙承宗积极进取的态势,而是决定放弃山海关外的据点,将兵力撤回到山海关,以重兵力守卫山海关。

这也就意味着要放弃山海关外四百里的土地,孙承宗数年耗费巨资打造的防线将一朝被废。《明史·孙承宗》记载:承宗在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

而这一切,在高第的命令之下,即将化为乌有。

明军有很多将领都不同意高第的意见,而一位将领更是坚决反对撤回山海关,直接抗命不遵,并表示绝不退兵,宁愿以孤城一座来抵挡后金大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