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 小雨 气温24~31℃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近日,咸宁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熊建光主任医师成功为73岁肺部恶性肿瘤并梗阻性黄疸的高龄危重患者实施微创手术“ERCP+EST+胆道球囊扩张+球囊取石术”,顺利为患者取出导致梗阻的元凶:胆总管内结石。

该患者于2024年5月23日因“纳差、乏力半月余”入住咸宁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入院后查胆红素最高达120umol/l,同时发现呼吸费力,有胸水,完善胸部CT、腹部MRI后考虑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肺腺癌、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并左肺膨胀不全。

患者大量胸水影响呼吸,肝胆外科先行胸腔闭式引流,减轻呼吸困难。但梗阻性黄疸让人犯难,肝胆胰外科考虑患者肺癌晚期,一般情况差,外科手术风险极高,于是推荐病人至消化内科就诊。

患者入住后熊建光主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并阅读影像学检查资料后指出诊断明确,黄疸系胆总管结石梗阻所致,考虑到患者年龄高、合并肺腺癌晚期并大量恶性胸水胸腔引流管置管引流,建议行ERCP+取石术以解除梗阻性黄疸,为后续靶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提供身体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术前讨论中,消化科团队提出:

“1、患者已经73岁高龄,明确肺癌并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原发病本就严重,患者身体条件差,手术耐受性差,难度加大。

2、十二指肠镜检查提示为憩室旁乳头,手术插管难度较大。

3、并且该患者左侧胸腔留置胸水引流管,而常规ERPC需左侧俯卧位,对左侧胸部压迫和留置管的压迫,为手术又增加了难度。”其后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阐明利弊,目前梗阻性黄疸伴急性胆管炎,有ERCP手术指征,虽然患者本就有肺部恶性肿瘤,但梗阻不解除,后续肿瘤治疗受阻。

取得了患者及其儿子的充分信任,由熊建光主任成功为患者实施“ERCP+EST+胆道球囊扩张+球囊取石术”,术中取出大小约1.0×0.8cm黑褐色结石,在结石被取出瞬间,消化团队的医护们松了一口气,发出喜悦的欢呼声。术后行造影显示胆总管下段通畅,手术历时仅仅约20分钟,过程顺利。

术后经过护理团队精心照护,患者黄疸消退、腹痛缓解、逐步恢复,术后第3日顺利出院。

患者儿子感激地说:“做完手术后,老爷子肚子不疼了,黄疸消退了,食欲也好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可以出院了,也为老爷子肺癌的治疗赢得了时间,赢得了身体基础,感谢科室医护人员,有你们在我就放心了”。

截止目前,消化内科成功每年实施ERCP(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手术约百余例,其中不乏“复杂、高龄、疑难”的患者。该微创手术技术已跨入全省先进行列,为咸宁地区患者实现“不开刀”治疗胆胰疾病提供新选择。

消化内科吴杰云副主任医师介绍,ERCP技术(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被业内人士称为“消化内镜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又被称为“钻石”级别的诊疗技术。

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ERCP技术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ERCP疗效好,风险也远远于外科手术。因为ERCP是经自然腔道的微创手术,不改变人体正常结构,对于结石高发区人群、反复发生胆总管结石的人群,具有可重复操作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讯员:程思 吴娟赵克坚徐铭怿

编辑:王苒宇

监制: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