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11日,全国夏播已过四成,进入高峰期。但近期黄淮海地区持续晴热少雨,土壤失墒快,局部旱情发展,对适期适墒播种不利。对此,农业农村部启动四级抗旱应急响应,各地密切监测旱情发展动态,千方百计调度水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全力以赴抗旱夏播,确保不误农时、种足种满。

加强水源调度 全力保障农业用水

近期,山东、河南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点状旱情,为了保障当前的夏收、夏种工作顺利进行,当地多措并举加强水源调度,保障农业灌溉需求。

在山东临沂沂水县,当地以各乡镇水利设施为枢纽,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配套设施作用,加强保水和供水调度,细化供水方案,保障农作物灌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赵瑞勇:我们一个泵房里面有一至三个水泵,一个水泵可以供三个给水栓,同时出水,一个泵一小时能够灌溉两亩农田。另外,我们还用滴灌的方式,一小时可以浇五至六亩地,仅通过泵房这一种方式,一天浇一百亩地是没有问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全面缓解旱情带来的影响,临沂市加强水源统一调度管理,利用库河连通和河道梯级拦蓄的工程体系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抗旱水源。现在,5座大型、15座中型水库以及部分小型水库,已先后开闸放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河南淮滨县王家岗乡小圩村,当地依靠临近洪河的优势,通过排涝站将洪河水抽进水渠,源源不断的水源再通过分渠,流进农民的干渴的秧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阳市淮滨县小圩村村民 李树国:我种了8亩地,现在正是用水关键期,村里把排涝站水源打开了,水正好流进我的地里。

当地还组成4个技术指导组,集中人力、物力、机械,全力投入抗旱保苗工作:

  • 抢天夺时,对有故障的机井进行维修;
  • 发放248万元抗旱补助资金,调动群众主动积极抗旱;
  • 积极引导群众改变种植结构,有序取水,节水灌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阳市淮滨县应急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万辉:做好现有的水利设施、送水设备维修养护,科学合理调配各类水源,加强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统筹安排好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

新装备助力抗旱保夏种

春争日夏争时,各地使用各种新装备、新技术,助力抗行保夏种。

皖北地区产粮大县安徽固镇县,今年夏种计划总面积115万亩,主要为夏玉米和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全县共计划投入夏种机械7500台套,其中安装北斗导航智能系统的多功能播种机约400台套。在种粮大户任启良的1000亩玉米大豆复带种植田块,投入使用的水肥一体化设施,使得这些粗细水管像血脉一样在农田里铺展开,将田头机井里的井水以滴灌的方式输送到每一寸土地,不仅有效解除了旱情,保证了出苗条件,还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固镇县杨庙镇任湖村种粮大户 任启良:我们采取了这个滴灌设备,我算了一下,我们每亩用水量在10立方左右,就能满足出苗条件,以往的喷灌每亩需要用水量在30立方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帮助任启良完成这些管道铺设的是最新型的多功能播种机,这种机械能够实现松土、播种、施肥、镇压、铺管一体化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一台这样的多功能播种机一天能够完成200亩左右的作业量。不仅如此,固镇县农业部门还鼓励引导农机手安装使用北斗导航智能系统,实现播种时机械精准走位,科学控制播种密度。

目前,夏播工作的关键是浇水补墒。在山西南部的田间地头,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指导播种完成的农户,立即展开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确保“早出苗,出全苗,成壮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技术园艺站站长 徐隽铭:在目前这种高温少雨的情况下,我们抢时播种很关键,建议大家广泛采取节水灌溉措施,也就是喷灌、滴灌这种节水灌溉措施,快速做到浇“蒙头水”,促进出苗,促进大面积的单产提升。

(总台央视记者 梁丽娟 邵海成 陈烨炜 山东台 河南台 安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