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做手术就需要麻醉,对于麻醉的印象就是“打一针就睡着不痛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跟着重庆松山医院麻醉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麻醉”知多少?

麻醉:通过药物使患者部分或者全部的机体失去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患者在安全、无痛的情况下完成手术或者检查。

麻醉真的就是简单的打一针么?当然不是,麻醉是一个系统化过程,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

术前: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重点掌握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过敏史、用药史;

术中:根据麻醉预案为患者实施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使手术能够顺利的开展;

术后:关注患者恢复情况,为患者镇痛减轻甚至消除疼痛,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等使患者能够快速康复。

麻醉的不同类型及作用

为什么有的手术全程是清醒的,而有的手术完全睡着了?

因为麻醉的方式不一样。根据手术的大小、位置,有的可能只需要让身体的一部分不痛就行,而有的手术则需要患者完全睡着。

事实上,麻醉也就是分为全身麻醉(全麻)和局部麻醉(半麻)两大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麻醉的分类。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或者吸入全身麻醉药使病人意识消失、全身无痛、遗忘、达到最佳手术状态的一种麻醉方式。

它分为气管插管全麻(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非气管插管全麻(如胃镜检查)。全身麻醉就是让患者完全失去知觉,对患者来说真的就是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

局部麻醉:是指在患者神志清醒的状态下,应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区域的神经冲动传导的麻醉方式,这也就是常说的半麻。

联合麻醉:现在提倡舒适医疗,在选用了半麻的情况下,适当地静脉给予患者一些镇静镇痛的药物,消除患者对手术的紧张。

麻醉前的饮食禁忌

人在清醒的时候,如果被食物和水呛到都非常难受,但能做出咳嗽动作保护自己,而麻醉后的患者却无法做到。

术前禁食禁饮是为了在麻醉和手术时保证胃处于排空的状态。以免麻醉后,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进入口腔,甚至气道,也就是误吸。

饱胃状态下麻醉,胃内容物反流进入气道,从而形成化学性肺炎、窒息、甚至心跳骤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饮食禁忌。重庆松山医院供图

禁食禁饮的时间也有具体要求,过长的禁食禁饮会带来脱水、低血糖、饥饿、口渴、烦躁、紧张等不良反应。目前,术前禁食时间为2—4—6—8原则(如上表)。

需要注意:如果合并糖尿病、妊娠、食道疾病、肠梗阻、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肥胖,则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禁食方案。(重庆松山医院 供稿)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