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5日,张学良给杨宇霆的父亲祝寿,到杨府时,副官大喊:“总司令到!”桌子上赌钱的人反应冷淡,直到杨宇霆出来,大家全都站立,满脸堆笑。
张学良身为总司令,去给下属的母亲贺寿却遭到冷遇,而这件事情的“幕后黑手”正是杨宇霆,那么杨宇霆为何要这么做呢?面对这样的挑衅张学良是选择在沉默中爆发还是在沉默中灭亡呢?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按理说应该受到很好的待遇,毕竟张作霖没有去世的时候杨宇霆算是唯张作霖马首是瞻,也算是张作霖身边的左膀右臂。
张作霖生前对杨宇霆十分信任,只是人都是会变的,尤其是在张作霖去世后,杨宇霆便经常拿自己“元老级”的身份违抗张学良的命令,甚至多次对张学良冷嘲热讽、出言不逊。
而杨宇霆之所以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态度,还是因为一件事情——张作霖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去世,而他的死亡则是由川岛芳子一手策划的,川岛芳子曾是中国晚清时期肃亲王的女儿,只是却成为了肃亲王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后来经历过一些事情的川岛芳子将仇恨转移到中国,成为了日本数一数二的杀手,而她的第一任务就是刺杀张作霖。
川岛芳子利用自己的美貌引诱了张作霖身边的一个副官得到了张作霖前往东北的具体行程,并在火车中埋藏了大量的炸药。
张作霖在不知不觉中掉入了一个死亡陷阱,后来张作霖被炸死,而川岛芳子则在日本声名大噪,张作霖的死对于当时的张家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不过好在长子张学良已经能够撑起一片天,只是张作霖之前十分信任的部下杨宇霆却对张学良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看不上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年龄还小,根本不懂”、“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诸如此类的话有很多,而杨宇霆这样做的目的就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张作霖死后希望自己成为“摄政王”,以此来处处拿捏张学良这个“真天子”,而眼下自己老母亲的生日就是杨宇霆给张学良一个“下马威”的绝佳时机。
1929年1月5日,彼时的张学良在张作霖去世后已经子承父业成为了新一任的张司令,只是似乎并没有多少人把张学良看在眼里,其中最属杨宇霆。
在张学良亲自前往杨宇霆的家中为杨母贺寿的时候,身边的众人却将他直接无视,任凭张学良身边的手下将那句“总司令到”喊破了天,杨府参加寿宴的众人却没有一人起身相迎。
正当气氛一片尴尬之时,杨宇霆姗姗来迟,而刚刚围绕着桌子打牌的众人竟然一改之前漠视的态度,立刻起身相迎,脸上更是堆满了讨好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区别对待张学良自然是看在眼里的,尤其是在看到杨宇霆那一脸的洋洋得意,张学良便明白了杨宇霆的“深意”。
彼时张学良一语不发,心中却是气愤异常,看着张学良忍气吞声的模样,杨宇霆更加得意,殊不知不久后他的祸事就来了。
正所谓天狂下雨人狂有祸,张作霖的儿子怎么着也不至于太窝囊,果然,杨宇霆和常荫槐借着“东北铁路督办公署”的协议大肆揽权,逼迫张学良签字。
终于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忍无可忍的张学良以讨论要务为由将杨宇霆二人“骗”到大帅府,并十分干脆的举起了枪结束了二人的性命。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身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虽然在后来的一些事情上受到很多人的指责,但很显然,他也是有脾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宇霆和常荫槐的死亡是张学良单方面的过错吗?或许并不是,如果他们二人依旧像张作霖在世时那样的作为显然不会遭此横祸。
世人对张学良的评价褒贬不一,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张学良与杨虎城一起策划的“西安事变”为国共第二次合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那么对于张学良你们有何看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