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古代,家族传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文化特征,因为一直受到周朝的礼法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对宗法制度极为推崇!

因此中国古代的每个家族,大部分人都会与家族的长辈、同辈、晚辈一起同心协力,帮助自己的家族走向辉煌;所以古代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亲兄弟或者同族兄弟在衙门当官,或者在军中参军,他们都会在一起“抱团取暖”。

但是在实际的社会环境下,还是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因为是兄弟关系就要在一起抱团发展,例如今天要探析的诸葛亮兄弟俩就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今天主要是探究为何诸葛亮与兄长分属异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天下局势处于一片混乱

1,诸葛亮从小与兄长分隔两地

公元181年,诸葛亮出生,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兄弟姐妹几人都是非常幸福的,因为爸妈都在身边陪着,而且父亲又是一郡之地的郡丞,仅次于太守的高官,但是命运总是喜欢磨炼诸葛亮。

在诸葛亮3岁时,母亲突然病逝,接着在诸葛亮8岁时,父亲又病逝,与至亲的生死离别生生地让诸葛亮兄弟姐妹几人不知所措。这时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挺身而出,带着诸葛亮几个年幼的孩子一起生活,担起抚养责任。

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当时已经16岁,同时家中还有一位继母要照顾,所以没有跟随叔叔,选择在家乡自行发展!因此诸葛亮与兄长诸葛瑾分隔两地,加上当时东汉已经呈现一片乱世之象,所以两兄弟很容易效力于分属不同的势力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分离让诸葛亮与兄长形成不同的机遇

诸葛亮等兄弟姐妹四人跟随叔叔诸葛玄去往豫章郡,诸葛玄在豫章郡当太守,但是好景不长,诸葛玄被罢官,因此带着诸葛亮等四人跑到徐州躲避战乱,但是没多久又遭遇曹操攻打徐州,所以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几人继续逃亡,最后在故交刘表那里定居。

刘表在荆州,所以诸葛亮等人跑到了荆州,但是也没过几年,即公元198年,诸葛亮的叔叔在荆州病逝,留下诸葛亮四人,在叔叔去世后,诸葛亮就在南阳找个地方结庐而居,等着自己的人生机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诸葛瑾因为战乱,带着继母一路向南方逃亡,最后发现江东相对来说处于比较安宁的状态,因此诸葛瑾在江东定居!

就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诸葛亮与兄长逐渐走进不同的势力阵营,而且俩人定居的地方正是刘备和孙权的地盘,只是荆州当时还不属于刘备,可是未来没几年之后就被刘备占据。

因此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让诸葛亮与兄长的命运注定进入不同的势力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分隔两地对兄弟二人的影响

第一,人生经历不同;诸葛亮是一直由叔叔诸葛玄进行教育,因此诸葛亮有一个成熟的长辈在身边悉心教导,而且诸葛亮当时只是一个孩童,如同一块璞玉等待着雕琢。

所以诸葛亮叔叔就如同一位工匠在专心致志地“雕琢”诸葛亮这块“璞玉”;虽然诸葛亮跟随叔叔也是辗转多个地方,但是诸葛玄肯定是正能量地指导着诸葛亮,不希望诸葛亮误入歧途,而且根据诸葛亮后来的一生来看,诸葛玄应该一直在引导诸葛亮未来要做一个匡扶汉室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瑾当时已经差不多成年,属于有着比较成熟的三观,加上在家单身一人照顾继母,还要提高自己的学识,所以更多是考虑能找到机会施展自己所长;

后来又因为躲避战乱,到处逃亡,更加让诸葛瑾坚定地考虑如何让自己安身立命,而不是考虑如何匡扶汉室!因此两兄弟的分离,让两人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所以兄弟二人各自的三观肯定也不同,最终选择不同的阵营实属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与兄长的人生目标存在差异

1,诸葛瑾的人生目标

一个人的人生目标,可以看作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人生理想,对于人生理想,每个人肯定是不同的,而作为三国乱世的兄弟二人更是如此。

首先,看一下诸葛瑾在父亲去世之后,所做的决定;他作为家中长子,非常具有担当,并没有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未成年人,而是认定自己已经长大,应该为弟弟妹妹遮风挡雨,所以选择留守家中,并且照顾自己的继母,这是在为兄弟姐妹尽孝!

因此这个时候的诸葛瑾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做好一个哥哥和儿子,应该还没有考虑未来要干一番多大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之人,虽然看重天地君亲师,但是在逃难之中的诸葛瑾已经成年,他看着天下乱世,看着自己和继母遭受的苦难,他肯定在第一时间是希望有人能力挽狂澜平定天下,而不是想着扶持汉室稳固天下,因为诸葛瑾基本上能看出汉室已经腐朽不堪,没有值得扶持的优势!

因此只要有机会,诸葛瑾肯定会选择自己认为有希望的主公,而不是屁颠屁颠地跑去匡扶汉室!

其三,诸葛亮的能力并不是天下首屈一指的奇才!作为一个历经苦难之人,诸葛瑾应该有着自知之明,因此当机会来临之时,他不会选择摆谱,反而会非常主动地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四,孙权的态度;诸葛瑾在定居江东之后,看着比较安宁的江东,他心中多少会产生想法,希望自己能有机会在江东展现自己的才能;

没想到机缘巧合结识孙权的姊婿弘咨,然后弘咨看出诸葛瑾颇具才能,所以很快向孙权推荐了诸葛瑾,而孙权的态度非常好,立马接见诸葛瑾,并且得到孙权的重用,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在诸葛瑾心中就是认定孙权是他要效忠的最佳人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诸葛亮的人生目标

第一,先看诸葛亮在叔叔去世之后的选择。诸葛亮在17岁时,诸葛玄去世,而诸葛玄当年带着他们投靠荆州刘表,所以在诸葛玄活着的几年都是在为刘表效力;

但是诸葛亮并没有因为叔叔的选择而效忠刘表,反而跑去南阳偏僻地方结庐隐居,从这一个选择可以看出17岁的诸葛亮心中有着大抱负,这与17岁的诸葛瑾有着很大的区别;

诸葛亮凭着自己的认知,就在心中判定刘表不是他的明珠,所以很果断地远离,后面刘表也的确没有干出什么大事,教育的儿子也不行,说明诸葛亮的眼光很独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葛亮在出山之前的布局。诸葛亮明明隐居在南阳的某个山沟沟,而且隐居前也没有做出任何出名的事件,凭什么有人在外面推荐他?

这不合乎逻辑,因此完全可以推测,诸葛亮在隐居的同时,也经常交友,毕竟南阳当地有很多隐居的名士,诸葛亮闲暇时与他们谈天说地,时不时暗示一下自己的想法;

即便诸葛亮没有明说,但是当时的读书人,尤其是与诸葛亮结交的名士,个个都是精明能干,岂能不知道诸葛亮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有机会就会帮诸葛亮推荐,实际上诸葛亮当时的名气已经传到曹操耳中,只是诸葛亮毕竟是名不见经传,没有合适之人推荐,曹操也不会主动去请,加上曹操身边能干的谋士不在少数,所以“不渴”;

但是苦苦寻求军师的刘备可是做梦都在想这个事,因此徐庶的一句要刘备亲自去请才行,刘备毫不犹豫就登门拜求,三顾茅庐之后,加上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以及刘备在当时颇具仁义之名,所以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

第三,诸葛亮的人生目标就是匡扶汉室,诸葛亮看着正统的汉献帝在曹操手中,知道直接效忠汉献帝没有意义,因此选择迂回路线,辅佐汉室宗亲,然后通过汉室宗亲来匡扶汉室,总之只要由刘姓皇族来天下一统,诸葛亮也是死而无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传承诸葛家族

诸葛家族在琅琊当地原本是一个大家族,所以诸葛亮和兄长诸葛瑾有着传承家族的个人使命。

开篇就提到古代的人们为了家族兴旺发达,选择“抱团发展”,但那是在天下一统的阶段,而三国时期是乱世,存在着诸多变数,如果一个家族的男性都选择一个阵营效力,万一选择的阵营失败,就会让家族全军覆没!

真要是如此,即便是诸葛亮自己也会在心中愧对列祖列宗,因此在三国乱世,诸葛亮一个阵营,诸葛瑾一个阵营有利于家族的传承,这个局面未必是诸葛亮兄弟俩的最初谋划,但是当形成这样的局面,两兄弟肯定也是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也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在孙权安排诸葛瑾出面去劝说诸葛亮改投东吴,但是诸葛瑾却信誓旦旦地说诸葛亮肯定不会背叛蜀汉,如同自己不会背叛东吴是一样的!

诸葛瑾此言就是在暗示兄弟俩要传承家族;除此之外,如果诸葛亮效忠东吴,等待东吴的其实真的是灭亡之路,因为诸葛亮的才能一旦叛变,东吴立马会成为曹魏和蜀汉的眼中钉,他们会全力打击东吴!

还有一点,就是诸葛瑾和诸葛亮要是同属一个阵营,很容易发生分歧,甚至因为分歧导致兄弟反目,若产生这样的结果,诸葛亮和兄长诸葛瑾就是诸葛家的大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诸葛亮与兄长分属异国,一是遭遇家庭变故,不得不兄弟分离;二是人生经历让兄弟二人形成不同的人生目标,所以辅佐不同的主公;三是因为传承家族的使命让兄弟二人明白只有分属不同阵营,才能尽最大可能保全家族血脉传承!

总之,不论怎么解读这个问题,主要还是因为当时天下大乱,一直没有统一,否则也不会让诸葛亮和兄长诸葛瑾分属异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