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在离家三十年之后,开国上将李涛终于再次回到家乡。这次回来,他不仅是要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还带着一项伟大的任务。

李涛这么多年没回家乡,为什么一回家就带着任务呢?他带着什么样的任务?最后完成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穷乡僻壤飞出的革命家

李涛是湖南汝城人,汝城是个偏僻的小城镇。李涛的老家延寿,是个更偏僻的小村庄。

但就是这么个偏僻的小地方,养育了李涛,养育了一个又一个前仆后继的革命者。李涛出生于1905年,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涛八岁的时候,父母出钱把他送到了学校。从小李涛就知道,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所以在有读书的机会的时候,李涛紧紧抓住了它。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李涛是班上最勤奋的孩子,老师们也非常喜欢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李涛考上了中学。在中学的时候,李涛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当时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学生们的革命激情高涨。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就成了各种思想的交汇处。虽然中学的思想觉醒不如大学,但也有学生早早就开始讨论救国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李涛也渐渐开始融入到其中。为了支持北伐,当时各地的学生们自发进行爱国运动。

但这些爱国运动,触动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学校屈服于统治阶级,选择开除这些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些被开除的学生中,就有李涛。如果连学生都没办法畅所欲言,那么这个社会迟早会成为统治阶级的一言堂。

到时候其他阶级的人,就更加不被允许发声了。当下的中国乃至未来的中国,需要的绝对不是一家一姓之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府的行为让学生们失望,但青年绝对不会被一次的挫败打倒。在被学校开除之后,李涛并没有对社会失望。

他积极了解这个社会,寻找救国救民的思想。终于在1925年年底,李涛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决定为此奉献终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春,李涛在其他党员的介绍下,成功加入我党。从此,李涛的人生翻开了新篇章。

同年二月,李涛和朱青勋成立了汝城县党委小组。随着北伐军的誓师出兵,大革命也拉开了序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涛和朱青勋一起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始开展建设党支部的工作。夏天的时候,李涛被派到衡阳政治讲习所学习,朱青勋自己一个人在汝城工作。

李涛和朱青勋都是汝城人,两人在这么长时间的合作中,对彼此也十分熟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青勋曾经问李涛,他们现在吃了苦受了难,是不是就不用千千万万的后来者,再重复他们的命运了?

李涛想了想,他也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想,他们只有真的做了,才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涛和朱青勋说,他愿意和朱青勋一起,共同建设出一个平等的社会。那里农民不受压迫,工人不受欺凌。

那里人人平等,所有人都可以享受一样的待遇。那里没有战火,不用后人继续重复这段苦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遗忘的功臣

那时的李涛和朱青勋都还年轻,对未来共同的期盼,让志同道合的他们携手并进。同年八月,李涛去了常德北伐军中作宣传工作。

朱青勋继续留在汝城,带领汝城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出身贫苦的朱青勋知道,只有让老百姓吃饱饭,他们才会义无反顾拥护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汝城县党支部成立后,朱青勋担任了第一任汝城县支书。他在一边发展我党力量的同时,一边还注意帮助老百姓获得土地。

很快,朱青勋的土地改革,就触及到了当地大地主的利益。对于大地主们来说,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把朱青勋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数百年,也压榨了农民们数百年。所以当时没有人相信,会有农民敢站出来和他们作对。

可在朱青勋的策划下,农民终究还是勇敢站出来反抗了。也正是因此,那些豪强劣绅心中十分痛恨朱青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6年年底,一场针对朱青勋的暴动悄悄展开。当地的大地主带领他们的武装力量,在一个夜晚包围了朱青勋的住处。

由于这次行为太过迅速,朱青勋一时之间并没有反应过来。就这样,他被这些地主给抓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些地主的打算,他们要把朱青勋秘密处决掉。和朱青勋一起被抓的农协干部,就找个地方关押起来。

就在他们打算杀掉朱青勋的时候,一些回乡的农民发现了异样,随即把朱青勋救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朱青勋深刻意识到,政府没有武装力量是不行的。于是他组织训练了农民自卫军,并救出了农协的干部。

1927年,李涛回到了汝城。两人再次见面非常激动,朱青勋让李涛好好讲讲自己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朱青勋还是李涛,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党和人民作贡献。李涛回到家乡后,开始开展工人运动。

在李涛和朱青勋的共同努力下,汝城的革命运动被推向了高潮。汝城不仅有工人纠察队,还有农民自卫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情况,在1927年8月的时候陡然破碎了。1927年,大革命的失败来得猝不及防,就像蒋介石突如其来的背刺,让我党一瞬间损失惨重。

身在汝城的李涛和朱青勋,也遭受到了敌人的毒手。李涛和朱青勋突然受到敌人袭击,两人决定突出重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蒋介石铁了心要消灭我党,针对我党的武装势力,蒋介石更是派兵围剿。汝城的地主本就憎恨我党,这下子终于有地方出气了。

在围攻自卫军的主力中,赫然就是这些地主武装。眼看自卫军和纠察队不敌,朱青勋以自身做诱饵,引走了敌人的主力,让李涛有机会突出重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涛突出重围了,但朱青勋却被敌人追上,残忍杀害了。朱青勋牺牲的那一年,他才不过33岁。

朱青勋的壮烈牺牲,成就了李涛这个未来的共和国上将。李涛也曾经说,没有朱青勋的舍命相救,就没有他的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汝城的人还记得李涛,却忘记了朱青勋这个革命先烈。李涛不想让朱青勋被人忘记,所以他决定回到家乡。

在回乡之前,李涛给汝城县委写了一封信。他希望县委能收集朱青勋的遗物和资料,让青少年了解这位革命先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播红色理念

1957年11月,李涛和自己的妻子坐上了回乡的汽车。自从1927年离开家之后,到现在已经有了五十个年头。

在这五十年里,李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见到了新中国的成立。看着外面平整的土地,李涛的思绪不由得回到过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离开家的时候,正值战火连天。大地上满目疮痍,耕地中更是没有农作物。老百姓饿着肚子,向上天祈求灾祸不要降临。

如今家家户户和平安乐,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很快,车子进入到了汝阳县,又到了延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村口,是村里面的父老乡亲在等着李涛。看见站在最前面的三叔,李涛的眼眶马上就湿润了。

在这个世上,李涛只剩下了三叔这一个长辈。他叮嘱自己持枪的警卫:“到家了,把枪收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三叔的带领下,李涛和妻子先去祭拜了父母。等回到三叔家,李涛才把自己这次的来意讲清楚。

听说李涛要给孩子们讲革命的历史,三叔非常高兴。他告诉李涛,之前他还害怕,要是老一辈都死了,那些牺牲的人是不是就会被遗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有了李涛专门过来,也就不用担心这件事了。

第二天,李涛就来到了延寿高小,专门讲汝城的革命历程。

李涛站在简陋的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讲着讲着就忍不住哽咽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当年和朱青勋的愿望,不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可惜如今的景象,朱青勋已经看不见了。

不过朱青勋虽然已经牺牲,但他对这片土地做出的贡献却不应该被遗忘。

几天之后,汝城县举办的“纪念朱青勋烈士殉难30周年”大会上,李涛出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大会的流程,李涛应该有个演讲的阶段。为了能够让众人更了解朱青勋,李涛还专门写了个稿子。

不过真的到了演讲的时候了,李涛反而一眼都没有看那篇稿子。他以为记忆中朱青勋的身影已经模糊,可随着他的话语,朱青勋的身影越来越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最后演讲结束,朱青勋仿佛还在对他笑着。那些他和朱青勋经历过的岁月,也在他的脑海中逐渐浮现出来。

就算后来他经历过那么多,可和朱青勋的这段记忆,却从来没有丢失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会结束了,李涛已是泪流满面。而在台下听到朱青勋事迹的人,也大多红了眼眶。

革命的艰辛,终于完完全全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这种艰辛不是随口一说,而是真的要让人付出生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革命的历程中,有多少人像朱青勋一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却被人遗忘。对于这些被埋没于历史的英烈们,我们也应表以同样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