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有一个地级市叫“呼伦贝尔”,因其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有“世界上最好的草原”的美誉,历来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观光胜地。

呼伦贝尔是因其境内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这两处湖泊被称为姊妹湖,是呼伦贝尔草原的象征,也是呼伦贝尔各族人民的骄傲。

呼伦湖贝尔湖相距不过250公里,其归属却存在了一定的差异。

呼伦湖尽数归中国所有,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也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而贝尔湖则为中蒙两国共有,且大部分在蒙古国境内,到今日,这也是我国人民心中的一个遗憾。

其实,围绕贝尔湖的归属问题,我国和蒙古国曾进行了长达8年的艰苦谈判,才得到了一个双方都能勉强接受的结果。我国最终拿回的面积有多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自治”

蒙古国一度强占了一整个贝尔湖。而想要了解这一经过,就不得不提中国和蒙古国之间的渊源。

事实上,在满清入关之前,皇太极就已经通过征服北元的达延汗,一定程度实现了对北元法统的继承。这之后,蒙古各部在漠南会盟,承认满清皇帝为大汗,满清也就实现了对蒙古的统治。

哪怕后来满清入关,蒙古噶尔丹部发生叛乱,康熙皇帝后来也三次展开了征伐,平定了叛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在蒙古内部,也有内蒙和外蒙之分。前者很早就归附了清王朝,对中原向心力较强,而外蒙则不同,其距离中原更远,后各部虽在康熙年间逐渐归顺,却更多只是临时依附于强者,一旦清朝出现羸弱的态势,其内部独立的倾向和声音就会变大。

20世纪初,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和封建帝制都被推翻,蒙古尤其是外蒙古也趁机开始闹独立。

其声称自己的统治者是清王朝,却并不认同汉族政权的统治,现在清王朝不复存在了,他们也不会成为民国的一部分。

对此,民国初期,民国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武力手段想要将其压服,1915年,民国政府就和俄国签订了“中俄声明”,让外蒙暂时承认了民国政府的“宗主国”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并不代表其内部追求独立的声音就此消失,相反,因为民国政府与清王朝不同,无法利用宗教法统的天然优势对其进行控制和笼络,之后对其的统治和管理就变得越来越力不从心。

而自清王朝就存在的外蒙和山西的通商友好关系,也因山西商人对外蒙客商大放高利贷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之后,段祺瑞的爱将徐树铮主政蒙古,更对蒙古贵族进行了强势打压,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其特权和优惠待遇,严重损害其既定利益,这也使得蒙古统治阶层越发和民国政府离心,为维护自身利益更坚定地站到了民国政府的对立面。

在民国政府一步错步步错的同时,日本和俄国都基于自身阴谋和利益在背后推动着蒙古的独立。

早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日本就安插了大量的日本间谍在蒙古、东北境内活动,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也以探险、农学探讨和地质研究等各类名义,派遣了大量“专家”来到了这两个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蒙古、东北开展商业,贿赂官员,收买汉奸,煽动叛乱,后来更是炮制出“满蒙非中国论”,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在历史文化上实现对中国的分裂。

九一八事变的策划者之一,石原莞尔就曾写作《现在及将来的日本国防》一文,暴露了日本的阴谋野心。其中“满蒙非汉民族之领土,反而与我国关系密切”一句更是让人气得牙痒痒。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更是开始了实际行动,煽动蒙古地区的王宫上层实现所谓的“自治”,在蒙古扶持傀儡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蒙古地区察哈尔部正白旗人德穆楚克栋鲁普,被称作“德王”的这个人就接受了日本关东军提供的枪弹和经费,秘密策划成立“蒙古国”,召集了西蒙各旗王公,连续两次致电南京国民政府要求自治。

蒋介石担心他们投靠日本人,选择了退一步,同意成立直属于行政院的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

德王等人则得寸进尺,在1933年发出通电宣布“自治”,并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建立了自己的蒙古政权组织,高呼“继承成吉思汗伟大精神,收复蒙古疆土,完成民族复兴”的口号,意图和汉民族当政的民国政府完成完全的切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他们所称的“自治”的区域,就包括有当时贝尔湖的一部分。换言之,贝尔湖的归属问题出现分歧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其实,比日本更早行动的还有一个国家,就是有部分领土和蒙古实际接壤的俄国。

日本后来主要谋划的是我国内蒙古地区,而俄国早早就盯上了更容易被煽动的外蒙。20世纪初,俄国就加强了对外蒙包括舆论、经济和军事的支持,这使得外蒙更加加强了独立的意志。

1921年,在苏俄红军的支持下,蒙古人民党发动革命,用时7个月就完成了对外蒙古政权的夺取。到了这时,民国政府已经基本失去了对外蒙古的控制。

而贝尔湖因为有一大部分坐落在外蒙地区,也就落在了这些“独立”出去的人的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国成立和贝尔湖被抢占

如果说日本主要支持下的内蒙古最后仍是美梦破碎的话,那么,在全面抗日的大背景下,得到苏联大力支持的外蒙则一步步实现了其目标。

外蒙亲俄派的贵族王公乔巴山等人是在1924年经苏联支持,宣布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历经一定的发展,到南京政府时期,蒙古独立更成为了实际的事实。

但蒙古国真正得到名义承认,实现了法律上真正的“独立”还是在1945年。当时苏联以向日军发起全面进攻作为“交换”和“威逼”,要求蒋介石政府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承认外蒙战后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后来在反省录中写道:“准予外蒙战后独立之决策,实为生平革命史上最重大之一页,于势于理,无不自安也。”

只是,蒋介石自以为安定,让南京国民政府派出的代表赴苏签字后重新调阅中苏谈判的全部文件,却惊骇地发现里边存在许多的漏洞和陷阱,大呼:“不知之后国家将如何建设诶”。

待他再想和苏联明确划分外蒙和内蒙的边界线,“否则交涉停顿亦所不惜”时,苏联已经大举出兵并进入东北,一旦蒋介石再坚持根据地图划界,谈判势必破裂,原本朝向日军的苏联大军也随时可能对准中国。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同意中方代表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上正式签字。外蒙也从这个时候真正独立出去。

而没有明确划分外蒙和内蒙边界线的问题也在之后暴露了出来,其中一个典型的问题就是贝尔湖的归属问题。

至少,很长一段时间里,贝尔湖都被蒙古国所强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年艰苦谈判

贝尔湖坐落在呼伦贝尔的西南方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具备丰富淡水资源的贝尔湖和呼伦湖都是“明珠”一般的存在。

其中,归属问题存在争议的贝尔湖在很长时间都牵动了国人的心弦。无数人盼望着能将它重新拥入怀中。

贝尔湖的面积比呼伦湖小,但也达到了600多平方公里,有将近60亿立方米的蓄水量。值得强调的是,贝尔湖还盛产多种鱼类,是天然的渔场,历来以“贝尔全鱼宴”响誉海内外。

在1945年蒋介石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后,贝尔湖因大部分坐落在外蒙地区,随外蒙一并“独立”了出去,换句话说也就是被蒙古国强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建立起新政权之后,新政府自然不可能承认原先蒋介石与苏联、蒙古国达成的协议。只是当时国内正处在百废待兴的阶段,又很快展开了抗美援朝的作战,等我国高层有时间坐下来和蒙古国就边界问题进行谈判,已经是1954年了。

当时没有人能想到这一场谈判会历时8年,但可以肯定,中方代表作出了尽全力为国家和人民争取更大利益的准备。8年的拉锯战最终换来了1962年《中蒙边界条约》的签订,而中蒙边界被正式划定,也有利于维护两国之间正常关系的开展。

条约规定,贝尔湖93.6%的水域归蒙古国所有,6.6%归我国所有,约为40平方千米。这样强烈的数字对比下,或许还有很多国人感到难以接受,但值得强调的是,在贝尔湖完全被蒙古国强占的情况下,面临复杂国内外问题的新中国能够争回6.6%的水域已经是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这其中还离不开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出色表现。这是中方代表争取贝尔湖部分水域的底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