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曹操乃后世津津乐道的人物,他善用谋士,广纳天下贤才,甚至连仇人也不计前嫌,若具备能力必加以重用,洪迈《容斋随笔》曾记载:“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所以荀彧、贾诩、典韦、张辽、许褚等,诸位武将和谋士,皆愿意效力曹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上述几大名将,曹操手下还有一位“头等牛人”,他文武兼具,虽然名气不及司马懿、贾诩荀彧等,但他一生功绩赫赫,帮助曹操治理天下,配享魏武帝曹操庙庭,此人就是“楷书鼻祖”钟繇,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聪颖过人,曾帮助汉献帝与曹操取得联系,东归去往洛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随同曹操,奉命镇守关中,经过他的治理,关中地区固若金汤,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建立魏国,钟繇被封为魏国大理卿,接着一路升迁,成为太傅,封定陵县侯,80岁离世后,曹叡亲自吊唁,而且钟繇一生的成就,不单单限于政绩方面,他艺术天资卓越,十分痴迷书法,功力极为高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汉晋时期,笔法乃秘传绝学,当年蔡邕总结一生技巧,写出《笔势论》,此书传入韦诞手中,钟繇向他借阅,韦诞不应允,气的钟繇捶胸呕血,曹操取药为之服下,才得以获救,然而钟繇仍然不死心,韦诞去世之后,他为了学习笔法,掘墓偷艺,拿到《笔势》一书,废寝忘食的阅读,终于参透古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钟繇的书法功力大增,陶宗仪《书史会要》曾记载:“钟王变体,始有古隶、今隶之分,夫以古法为隶,今法为楷可也”,钟繇改变篆隶的古拙弯曲之态,创造了笔画更加干练直率的楷书,形态端方平整、宽阔大气,点画雄健有力、方圆尽备,既保留几分古拙的质朴意态,还具备灵动自然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愧于张怀瓘《书断》称赞曰:“元常真书绝世,乃过于师,剐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钟繇这一创举,提高汉字的使用率,便于日常书写,同时为王羲之发展书法的艺术之美,奠定了基础,可谓是书法界“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如此,王羲之对他敬佩不已,曾师法于钟繇,《书谱》记载他自述:“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后世许多书法大家,像张旭、怀素、颜真卿等,根据钟繇的楷书发迹,悟透传统古法,掌握用笔技巧,例如梁武帝撰写了《观锺繇书法十二意》,成为书法界的重要文献,钟繇本人也被后世奉为“中国书史之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您对钟繇的书法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