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欧洲议会选举初步结果出炉,欧洲政治格局发生了显著的转变,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支持率显著上升。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法国国民联盟的得票率甚至超过了执政党。

于是,欧美主流媒体大声惊呼:“感觉好像回到了1930年代的欧洲”。

那么,到底什么是极右派政党?时间经过了将近100年,现在的欧洲极右派,又和过去有什么不同?极右派成为主流的欧洲,会有什么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右派政党的定义与演变

传统上,极右派政党以白人至上主义、集权主义、反犹太主义和种族歧视为特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政党已经发生了变化。以法国国民联盟为例,该党派已经从过去的集权和反犹太主义立场转变为强调共和、世俗价值。

但此次在欧洲抬头的右翼和极右翼,都带有很强的民粹主义特征。

欧洲民粹主义,尤其是右翼民粹主义,虽然源远流长,但在过去很长时间里,这类思潮都显得很另类。也因为如此,其在政治社会生态中往往处于边缘的位置。甚至,一些居于主流地位的政治社会力量,都不愿意与之为伍。比如,意大利的梅洛尼被称为女墨索里尼,法国的勒庞被看作是最危险的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粹主义之所以被人敬而远之,一个最突出的特征是反建制,反建制派。

建制派就是当权派的意思,也就是掌握着权力的上层政治人士。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上层精英。在当今政党的政治社会生态中,他们是正统,是主流。

极右翼民粹主义反的就是正统和主流。因为在他们看来,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国家的精英阶层,组成了一种跨越国界的、全球化的既得利益集团,全球化的好处大部分被他们所获取。

因此,现代欧洲极右派政党的主要特征就是“排外”和“反全球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右派政党支持率上升的原因

首先是经济因素。新冠疫情后的经济恢复缓慢,加上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上涨,增加了民众的生活成本,这些经济压力使得民众对传统政党的不满情绪上升,转而寻求改变,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往往承诺提供更为直接的经济解决方案。

其次是移民问题。近年来,由于中东和北非地区的不稳定,大量移民和难民涌入欧洲,引发了部分民众对移民政策和国家安全的担忧。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通常主张更为严格的移民政策和强化边境管控。

最后是政治极化和社会分裂。一些欧洲国家对欧盟的中央集权和政策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应该增强国家主权,减少欧盟的干预。这种“疑欧”情绪在一些国家上升,为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提供了支持基础。在一些国家,传统政党在处理社会分歧和政治议题上的无力感,使得民众转向更为极端的政治力量寻求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极右派成为主流的潜在影响

此此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表明,欧洲越来越多的民众对现在欧洲各国政府、包括欧盟的内外政策的不满。在移民难民问题、经济民生问题,尤其是在包括应对俄乌冲突等对外政策上,多数欧洲人意识到,如果按照这个政策继续搞下去,他们能够获得的政府支持、经济利好,会逐渐被欧盟对乌克兰的支持所带来的财政负担所吞噬掉。

因此,极右派政党上台后很可能带来相关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对环保政策的调整。 随着绿党的惨败,提出新的或更雄心勃勃的绿色协议已经不太可能。相反,为了回应农夫们对欧盟的绿能和环保政策表示不满,欧盟很可能会延长或放宽绿色转型的最后期限和法规。

其次是强化各国的国家主权。 尽管大多数欧洲国家仍倾向于维持欧盟,但极右派政党主张增强国家主权,减少欧盟的干预。同时,各国的政府在上述的一些重要的政策议题上,会进一步去遵循本国利益优先的原则。

第三是收紧移民政策。 以荷兰极右派政党PVV为例,该党承诺将实施史上最严格的移民法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政治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对经济的影响也不会立即显现。但这一政治转向不仅对欧洲内部产生深远影响,也可能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带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