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从小而大!童趣,小人,小意,小趣,小事,小画!万事万物之元,亦是小中见大!童趣,物外之趣,沉于内,而超然物外。

打陀螺、弹波珠、上山放牛、溪里捞鱼捉虾……包柏成的童年逸事系列作品,富有童趣、幽默,总使人仿如乘坐时光穿梭机,回到父辈们最初的儿时游戏中。他从生活的阅历、自身的经验和情感出发,不借助语言的迷恋与执着,执笔平铺开来,俨然一场怡然自乐的墨戏。

牙医中,他绘画水平拔尖;画家里,他牙科技术最强。在“不务正业”的时间里,有百余幅画作发表在《荣宝斋》《中国书画》《画界》等杂志,还出版了个人艺术著作《听溪斋梦话》《听溪斋梦画》,背后隐藏的是包柏成这位牙医博士的“精神桃花源”。

包柏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柏成

01

“一辈子就好这口”

静夜灯下,今年刚及耳顺之年的包柏成,从医院下班后就喜欢一个人读书、画画。前几天妹妹来家里玩,他随意应付了几下,就上里屋画画了,妹妹跟他夫人打趣:“我哥一辈子就好这口。”

包柏成1964年生于浙江金华开化村,自幼师从画家蒋海济先生(艾青胞弟,潘天寿学生),工作后师从画家黄澄钦先生(原惠州市美协副主席,文化局副局长)。

“蒋海济先生是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他在金华一中教美术,跟着哥哥屁股后边的我很喜欢画画,老师便拿了很多作品给我临摹,有时候自己回家对着父母、妹妹就开始写生。在乡下也不说什么学费,家里过年杀猪,或者抓了点鱼,就送给老师一点。”

《春回》 纸本 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回》 纸本 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回 甲辰 成》纸本水墨 32×22cm 2024年

包柏成多少有点天分在身上的,初中参加金华市美术展览比赛就获得了二等奖。虽然后来迫于生计,最终没有考美院,但是冥冥之中,艺术帮包柏成的人生加了分。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有一栏爱好,我就填了这个奖项,后来据说就是因为这项特长被华西口腔录取了,那一年华西口腔只在浙江省招两个名额。”聊起这点,包柏成脸上还是掩不住的兴奋。

成都人杰地灵,周边很多装裱店,包柏成周末没事就喜欢去那里逛逛,经常会碰到很多画家在那里聊天,比如吕林、秦学恭等,跟店家熟络以后,还能经常看到他们的作品,日复一日,耳濡目染。

《儿时夏天(一)》 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时夏天(一)》 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时夏天(一)采莲摸鱼 甲辰成》

纸本 水墨 32×22cm 2024年

这些年,包柏成的写生足迹遍及欧美、东南亚,如美国大峡谷、夏威夷、塞纳河畔、莱茵河畔、阿尔卑斯山等。国内先后赴雁荡山、黄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太行山、张家界、剑门关、雁门关、虎跳峡、龙胜梯田、台湾阿里山等名胜写生,留下千余幅焦墨写生稿。其实包柏成的写生并非专门的,每次都是工作顺带的也是必须的行程,“比如到欧洲开医学交流会,我会专门请一天假去写生。”

就这样,一画就是20多年。

《儿时夏天(二)》 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时夏天(二)》 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时夏天(二)捉知了 甲辰成》

纸本水墨 32×22cm 2024年

02

童趣,一处“精神桃花源”

包柏成虽身在医学圈,但与艺术圈各界名流多有来往。包柏成的画既不模拟什么古代山水名画的笔法,也没有什么派系的理论,只是纯粹地用笔墨来记录平日,正是这种“记录平日感兴”的风格,不管是写字还是画画,都出于随性。

晒太阳、溪里捞鱼捉虾、光屁股洗澡、上山放牛……无论是两个小朋友追逐嬉戏,还是小男孩在妈妈身边撅屁股被打,画中呈现的是包柏成所经历过的童年生活。

《捡蛋》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捡蛋》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捡蛋 甲辰成》

纸本水墨 32×22cm 2024年

“那个时候是真的快乐,现在回过头想起那些画面,才发现那才是最有诗意的,怀旧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老子说赤子之心,儿童是最率真的,虽然在城里打拼多年,但始终怀念童年的温情。”画面中儿童的身心没有束缚、自由自在的优美意境,有着成年人在世俗社会中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纯真童心的怀念,自然也成为一种唤起成年人内心共鸣的情感途径。谁不曾是个“没心没肺”的孩子,谁还没做过几件孩子气的事,却最终变成了患得患失的大人。

包柏成的童年逸事系列既融入了传统“赤子之心”的理念,又传达了他对于记忆中田园牧歌般的乡土的守望。

《湖上》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上》纸本水墨 Φ21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上 甲辰成》

纸本水墨 32×22cm 2024年

童心,在大人这里就是一种“趣味”。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自我回忆,包柏成称之为自己的精神桃花源。“这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闭着眼睛都能画出来的东西。”

原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罗一平这样评价:“柏成20多年的艺术探索,是一杯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他的作品也就是在饮这杯‘酒’,越是细细品尝,越能够体会出其中丰富而复杂的滋味。这是一种独特的生命情感的体验,它得益于柏成丰厚的学识修养和对生命的感悟,而这,决不是训练所能为之。”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源自生活的真切,包柏成的画,编是编不出来的。画幅之中,传神,不求形似,逸笔草草,而最最本真的,就是自由无碍地描出自己的所见所感与所思。

《春风来》纸本水墨 20.3×23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风来》纸本水墨 20.3×23cm 202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风来 戊戌 江上掬月人》

纸本水墨 32×22cm 2024年

03

医学与艺术交融

兴趣和事业,是人生的两件大事。

医学和艺术看似不同的两个行业,其实它们共同服务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对包柏成而言,两者互相借益。

“其实绘画与治牙殊途同归,快慢粗细疏密讲究辩证法,讲究多元统一。力量不够,牙齿就不动,力量太大,牙齿就会坏死;绘画线条亦是这样,太慢会迟滞不畅快,太快太流滑没有力道,达不到入目三分。”写字画画勾线的手,亦是临床操作的 手,对手的稳定性磨练日复一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摘果果》 纸本水墨 8.5×17.8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起去飞翔吧 》 纸本水墨 8.5×17.8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玩跷跷板 》 纸本水墨 8.5×17.8cm 2018年

在包柏成看来,一名医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水准,而艺术可以滋养一个医科生的人文情怀。所以,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医院的支持下,包柏成在医学院里开设了一系列人文课程,比如分享篆刻艺术、讲讲毕加索、齐白石、丰子恺等,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人的一辈子,是毕不了业的,一辈子,无论你学哪个专业,一辈子永远在路上。”所以他从来不给自己的研究生送专业书,入门往往一本哲学书或者美学书,毕业了送一幅小画,不再多。

包柏成常自嘲“不务正业”,不过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应用于人生,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包柏成的画是他生活的体验,烟火味十足,有的尽是率真随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家简介】

包柏成,1964年生于浙江金华开化村。号开化牛郎、听溪斋主、 江上掬月人、寒泉、望云人。自幼师从画家蒋海济先生(艾青胞弟,潘天寿学生),工作后师从画家黄澄钦先生(原惠州市美协副主席,文化局副局长)。现任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山大学光华美学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艺术创作多次入编发表于《荣宝斋》《中国书画》《画界》《当代中国书画名家》《当代广东中青年画家作品精选》《当代书画名家》《荣宝斋杂志创刊十周年——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等专业艺术杂志与画册。作品先后被《荣宝斋》杂志社、《中国书画》杂志社等机构和个人收藏。

群展:

应邀参加“纪念《荣宝斋》杂志创刊十周年中国 书画名家作品展”(北京荣宝斋)

应邀参加第28届亚洲国际美术展(广东美术馆)

编辑|雨葭

审校 | 周章胜

图片|本刊资料库

【版权声明】本微信登载的声明原创内容均为《收藏·拍卖》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和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方视频号

带你现场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