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1688年,75岁的孝庄病逝,一手带大的孙子康熙,伏在她身上嚎啕大哭,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谁料,康熙走出寝宫,却下旨:拆掉祖母生前最喜欢的5间宫殿,棺椁也不要下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康熙正在御花园散步,赏花观鸟好不开心,可这时一段匆匆忙忙的脚步声传来,康熙望去,竟是一位宫女急匆匆的赶来,还没等他问发生了什么事,那位宫女就慌张的喊道:“皇上!太皇太后病重了!”

康熙一听立马急了,连忙向孝庄皇后的住处赶去。

当他来到孝庄皇后住处时,看到正在床前诊断的太医,心中焦急如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太医诊断完,康熙立马拉着太医来到殿外,并吩咐大家都来殿外,只留下几个宫女照顾。

原来孝庄皇后太老了,身体机能已经大不如前了,如今只能开些方子,慢慢静养,并隐晦的告诉康熙,孝庄皇后没有多长时间活路了。

孝庄皇后醒来后,将所有人都赶了出去,并让康熙进来。她拉着康熙的手说道:“你是个好孩子,祖母知道自己要死了。我有几句话要告诉你,你务必做到。”

孝庄皇后离世,让康熙痛不欲生,一度让大家担心,康熙不会也跟着孝庄皇后离去。

可康熙出来后,竟要求拆除太后生前喜爱的五座宫殿,一时之间朝野一片喧然,大家没想到他竟然会这样做。

不断地有人上书劝阻,甚至有人言辞极为激烈,说他这是不孝,可康熙依然坚持。大家想不到,以康熙和孝庄太后的感情竟会这样做。

1643年,皇太极驾崩,面对着朝中的继位风波,他将五岁的福临(顺治)接到身边,并最终让其登上皇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谁能想到,福临也继承了皇太极的深情,竟然也因为妃嫔的去世伤心过度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孝庄便将所有的爱和期待放到了自己的孙子,康熙皇帝玄烨身上。

她尽心尽力的辅导玄烨,在他年轻时不断的教他人生道理,在他无法处理朝政的时候,以女子之身摄政,虽遭遇诸多大臣的口诛笔伐,可她只是默默承受,因为她知道。这里面很多都是忠臣。

她教导玄烨学习,关心他的身心健康,为了让他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孝庄皇后甚至亲自处理奏折。

当玄烨犯错时,她也会扮演严厉祖母的身份,当玄烨生病时,她会亲自为其熬药,直到好转。

当玄烨有能力自己处理朝政后,她果断的从摄政位置上退下,没有一丝一毫的留恋,当玄烨因为与鳌拜的矛盾感到困惑时,也是她默默为其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到这些的康熙,又想到祖母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他便感到一阵阵的头疼,拆掉宫殿好说,可这要跟先帝葬在一起,便让他犯了难。

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和皇后应该葬在一起,所以孝庄皇后应该跟皇太极葬在一起,但祖母最后的愿望,他不愿意违背。便一直拖着。

或许他内心里也不想看到祖母那么早的入土,碰上这种事,一向沉着冷静的康熙,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随着朝中议论声越来越大,大家不断上书, 他只能吩咐下去,在顺治皇帝的陵墓旁修筑一个“暂奉安殿”用来暂存太后遗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后,每当康熙想起孝庄文皇后时,便会来这里看一看,祭拜一下,可直到去世,他也没有想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直到雍正的继位。

雍正皇帝明白父亲康熙的担忧,他又不想违背祖命,又想让太后最后的愿望得到实现,找不到方法,就只能一直拖着。

雍正皇帝替他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下令说道,“将暂奉安殿改为昭西陵”这暂奉安殿正好在顺治皇帝的陵墓旁,完成了孝庄皇后的遗命,而皇太极的陵墓恰巧又能将这一点包括进去,也不违背清朝的祖制,这样就又完成祖制,又完成遗命,让孝庄皇后入土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