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国际国内形势风起云涌,中苏关系开始紧张,我军在边境与印度打了一场自卫还击战,国内有自然灾害,国家安全形势遭遇严峻考验。此时,蒋介石开始蠢蠢欲动,叫嚣反攻大陆,东南方向形势非常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印自卫还击战

此时,正在上海休养的粟裕对国际国内形势非常担忧,特别是密切关注着东南方向的台海局势。这一天,他让工作人员悄悄地买好到福建的火车票,坐了两天两夜,终于到达目的地福建军区。

福建军区正在全力备战,没想到粟裕会过来,也没有接到上级的任何通知,他们感到非常吃惊。福建军区政委叶飞毕竟是粟裕的老部下,而且是当初华野三大战将之一,他的到来既让叶飞惊喜,又让叶飞感到突然,而司令员韩先楚,还担任着副总参谋长职务,当时就是粟裕的副手,二人对老首长的到来,给予了热情接待。

粟裕开门见山,直接对韩先楚和叶飞说,他这次来,主要是考察一下东南沿海的局势,不干扰军区备战工作进程,纯属个人行动。强调军区不用汇报什么,给安排一台车就行,到哪有人管个饭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飞很快按照粟裕的要求,做好了准备。按照粟裕的想法,他当天就要到沿海一线点位勘察。但是,考虑他的身体,而且舟车劳顿累得够呛,叶飞便找了一个借口,让粟裕休息了一下,并在晚饭后,拿着一个汇报稿,以征求他意见、向他请教作战方案的方式,向他作了一下工作汇报。

第二天,粟裕便开始跑沿海一线了,他先是去了闽中泉州湾和闽南赤湖一带,随后又到了厦门,在那里停留了几天,每天观察金门的情况,风餐露宿近半个月,很快便在心中形成了一个关于歼灭来犯之敌新的作战构想。

粟裕调研完以后,直接想回北京,向军委作一下汇报,建议一下自己的想法。但福建军区都知道他是一代战将,又都是他曾经的老部下,知道他思考方案都不是一般的方案,因此,一定要他讲一讲应敌之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粟裕在大家一再要求下,只好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并要求福建军区的作战方案,先不要修订,如果认为他讲的有可借鉴的地方,那也不能说是他讲的,修改后一定要以军区党委的名义报军委审批。

把相关注意事项讲清楚后,粟裕全盘讲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设想的,在绝对隐蔽、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从闽中、闽南事先预置部队等想法,与福建军区主要指挥员作了交流,大家受益匪浅,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实际上,粟裕这次到福建前线是有风险的,因为,他在1958年受错误批判后,是被要求不能接触部队的。但是,这一次他不但接触了部队,更是到了福建前线,而且没有向军委请示报告,如果这件事被人提及,那粟裕很有可能再次遭遇严重后果。但是,粟裕为什么还是这样坚持冒着风险到了福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这是他的战争情怀。粟裕戎马一生,为了新中国打了大半辈子仗,新中国成立以后,更是把全部心血都投入进了国防建设。在他的心中,没有强大的军队,没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忧患之心,就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东南沿海局势紧张,意味着要打大仗,对于有着“战神”美誉的他,闻战而喜,这是必然的,也展现出了一名战将的职业操守。

第二,这也是他未竞的事业。当初,解放台湾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赋予他的使命任务,因为朝鲜战争突然爆发,解放台湾的计划只能搁浅。而这一次,蒋介石叫嚣挑起事端,无疑是收复台湾的最好的机会。因此,粟裕肯定要到一线再看看,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也算圆了一下当年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里还可能有别的原因,但仅这两条就足以让粟裕再次到军事斗争准备一线。他虽然未请示上级,但彰显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确实值得大写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