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洞见·握书姑娘

生物学博士尹烨说:真正养生的方法,其实都是免费的。

比如管住嘴,迈开腿,睡好觉,做好事,心情好…… 样样无需花钱,却处处令人受益。

养生的尽头是养习惯。

想要好的身体,不必刻意破费买什么高价保健品,也不必盲目花钱吃什么灵丹妙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你的身体自然就好了。

01

管住嘴

古人常说,药补不如食补。

病从口入,最简单最基础的养生,往往就从管住嘴开始。

北宋大文豪苏轼,是一个对美食情有独钟的人。

不过他虽然爱做美食,吃美食,但却非常注重养生,在口腹之欲上从不放纵无边。

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喝酒只喝至微醺,晚餐只吃七分饱。

即便有贵客光临,也不会超三杯酒三个肉菜。

就连被流放期间,苏轼在饮食上也不马虎,亲自动手给自己做蕈馒头,东坡玉米糁,芋头以及各种养胃健脾的粥品。

这位“养生达人”,虽然一生坎坷,但仍活到了66岁,在当时,可谓是高寿。

因为深知食疗的重要,他劝告世人:美酒珍馐多食无益,粟饭藜羹亦可除疾。

遗憾的是,生活中依然有太多的人,虽然天天嘴里念叨着养生,却在饮食上很是马虎。

不是经常火锅烧烤加啤酒,就是天天外卖奶茶不离手,不是暴饮暴食,就是过度节食。

久而久之,健康悄然受损。

近代中医鼻祖张锡纯说:管住嘴是养生的重要一环,因为吃进嘴里的食物,直接影响着你的身体。

琳琅美食处处有,但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该吃多什么该吃少,心里有数,有所避忌,科学,营养,控制地吃,身体健康才能有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迈开腿

有研究表明:每周累计运动200分钟,就能带来积极的健康价值,每周累积锻炼400分钟,就能带来最佳的健康收益。

生命在于运动,迈开腿动起来,是强健体魄,为健康保值的关键,也是养生的一大法宝。

导演张艺谋如今已经74岁高龄,但给人的印象始终是挺拔健朗,精力充沛,完全不像一位古稀老人。

原因就在于他平常有着运动的习惯。

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他也要坚持跑步五公里,这让他精力不输年轻人。

哲学家梁漱溟,每天早上雷打不动地去公园散步,打拳,拉伸,到了九十岁还身体硬朗,神采依旧。

运动是形神兼养的良药,越爱动的人,身体越强健,精神状态越饱满。

成年人最顶级的养生方式,莫过于坚持运动。

虽然它的好处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但日积月累,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适当迈开腿动一动,即便是最基础的早起跑步,饭后慢走,睡前拉伸等简单项目,坚持久了,身体也会回馈你积极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睡好觉

清代文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指出:“养成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坚骨强筋。”

睡觉是养生的第一大补,睡好觉,胜似吃补药。

微博里有位网友讲,有段时间,他总是习惯性熬夜,晚上常常玩手机到一两点。

夜越熬越嗨,但他的身体却大不如前,脑袋整天昏昏沉沉,整个人提不起精神。

为了缓解这种症状,他开始学着养生,每天保温杯里泡枸杞,但没起到什么效果。

一次,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句话“晚睡会减岁,早睡没病惹”。

于是便狠下心来改变自己的作息习惯,每晚11点睡觉,中午空闲的时候,也从不刷短视频,而是抓紧时间休息半小时。

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一系列神奇的反应发生了。

最直观的是,他不再精神萎靡,憔悴地像个小老头,每天起来后都神清气爽,能量满满。

叔本华说:睡眠,是一切健康和精力的源泉。

一个人越缺觉,精神越涣散,状态越糟糕,也越容易被疾病侵扰。

睡眠越足,越能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整,保证自己精神饱满,精力充沛。

能眠者,能长生。

睡眠是身心的充电站,好好睡觉,就是对身心最好的治愈,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做好事

《大学》里说:“富润屋,德润身。”

一个人品行高尚,多行善事,便能以德行不断润泽身心。

有位被称为“陆地神仙”的百岁道长,名叫张至顺,一生很少生病,并且活到了104岁。

有人问他养生秘诀,他给出的答案只有短短一句话:存好心,做好事。

而他本人,一直都是这句话的践行者。

隐居钟南山七十年间,他常常竭尽所能帮助他人。

有人向他询问道法,他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从不敷衍;

有人上山找他求医问药,他细心医治,并且分文不取;

为了修建庙宇,他毫不吝啬地捐出自己的全部钱财;

为了造福百姓,他跋山涉水将自己的毕生参悟倾囊相授。

他一生行善,渡人无数,这让他身心安宁,添福加寿。

明代文学家吕叔简曾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养生必先养德,养德方能养生。

因为当你心存善念,多行善举,不只是精神上会感到轻松愉快,身体也会随之趋向健康。

常存好心,多做好事,便是为自己增添福报,积攒福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心情好

《黄帝内经》中记载:“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

一个人如果喜怒无常,很容易导致气机逆乱,损伤器脏,从而致病。

百病生于气,久郁易成疾。

把心情养好,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国家级名中医何若苹,年近七十依旧心明眼亮,精神焕发。

她曾说自己之所以能有如此良好的状态,与她长年注重养生是分不开的。

而她养生的关键,并不是用外物调理身体,而是怡神养心,好好照顾自己的心情。

感觉到压力时,她就去买喜欢的东西,逛好玩的地方,不让坏心情泛滥。

碰到困难时,她总是及时提醒自己一切都是暂时的,然后通过吃美食或者睡大觉等方式疏导情绪。

真正有智慧的人,无论遭遇什么,都懂得用适合的方式调整情绪,把心情理顺。

周国平说:“不良心境如同藏匿于体内的毒素,长期累积,无疑会使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破坏自身健康。保持好心情是养生一大基石。”

养生贵在养心

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学会驾驭情绪,照顾心情,让身心保持舒畅的状态,自然身康体健。

古人云:“三分调、七分养。”

健康的身体是养出来的。

食养命,动养身,睡养神,德养运,乐养寿。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将养生融入一点一滴的日常,才能持续为自身提供养分,助力自己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充满阳光。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