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平中山公园,现在算是桂平城区的中心公园了。有水有树有桥有亭,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休闲场所,成为桂平人休闲的好去处,特别是早上,或是周末,这里更是成为老人欢聚同乐的娱乐中心,人们溜娃的好去处。

同时,这里不仅承载着桂平市民的欢声笑语,更记载了桂平近几百年的沧桑变迁,是桂平的一个重要的人文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桂平中山公园这个地方最初并不是公园,甚至不是“园”,明清时期,此地属于桂平的西城濠的一部份,是桂平西城墙下具有城防功能的濠沟,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被当时有权势的人圈地建设,成为了私人之地,才慢慢的成为了“园”,初名“芥园”。

到了民国中期,1931年,桂平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城市建设,当时的县建设科长黄寅五进行了三大城建。即开辟新马路,新市场,新公园。

新公园就是把原来属于私家的芥园,改建为公共的浔州公园,到1936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才把浔州公园改称为中山公园,并一直沿袭至今。

为什么要改为中山公园呢?

这也是民国时期的一种城建习惯,可以说当时的广西,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一座叫“中山公园”的公园,都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设的,表达了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之意,也算是那个时期的广西城建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桂平的这座中山公园,还真和孙中山先生有着不解之缘。

1921年10月,孙中山先生从广东沿水路到南宁,和陈炯明商议北伐事宜,路过桂平时曾小作停留,从桂平西门出到西山游玩,路过桂平城西门外曾停留于芥园的大榕树下,由此产生了“嘱咐人们把公园建好,造福于当地人民”的美好传说。

如今的桂平中山公园,不仅仅单纯的,简单的纪念孙中山先生,园中展示了很多的“中山”文化,如立了个中山先生像,立了个中山亭,近年还搞了个“文化长廊”,以石刻图片,铜像雕刻的形式,方方面面的向市民展示了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与“天下为公”的理念,也成为了桂平中山公园的游园特色之一。

其中,中山亭是公园里最早的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建筑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中山亭,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属于“重建”!何谓重建?那说明以前这个位置曾经建过一座亭。

这个亭始建于何年,是不是当年黄寅五建设公园时开建的,又或是后来什么时候建设的,这已经很难考证,又或说是不是也叫中山亭,这个记忆也是很模糊了。

桂平中山公园旧亭的记忆与故事,或许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模糊。但那些曾经留存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回忆,以及中山公园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成为桂平近代人文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说1970年的时候,中山公园设立了管理处,成为了一个单位,开建起了围墙围了起来,东南西三面各有一门,进公园开始进行收费,工作人员有上班时间安排,于是,每天就有了开园开门,闭园关门之说。

好像只有一大清早晨练时刻,公园工作人员正式上班守门前进去才不收钱,其他时间没钱很难混进去,那个时代,一块,几毛钱也不容易得啊,也就是这样,像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这代人,大部分对公园里各处景致的印象,公园里的基建变化其实很片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记得这个亭很有民国时期的风格,几步台阶上去就是一个封闭的平台,亭在中间,是砖木结构,周边树木绿植围绕,很显清静。

直到在九十年代,在桂平中山公园的一次建设中,这个亭被拆了,在原址上建成了今天的中山亭,这也是今天桂平城周边唯二的有纪念中山先生意义的建筑。

那关于桂平的这个中山公园旧亭,还有多少人有记忆印象呢?还有多少旧亭故事呢?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