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据守东南制高点的连队大意轻敌,随部队一起冲下来收缴战利品,阵地重被一股残敌占领。杨俊衡飞身跃起,率突击队向山上冲去。

杨俊衡,吉林省人,1910年出生,幼年识字不多,后为生活所迫,投奔东北军王树堂部当兵。由于他肯吃苦,又善骑射,枪法很准,得到上司的赏识,很快提拔为少尉排长,成为军官中年龄最小的人,大家都亲昵的称他“小老帮子”。

1932年2月,日军侵占哈尔滨,正在黑龙江省驻防的王树堂部向日军投降。身为少尉排长的杨俊衡,不甘忍受亡国之辱,联合一些爱国士兵,在营长苏剑飞的带领下起义,成立了抗日义勇军,转战于珠河、五常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3年9月,由苏剑飞、杨俊衡领导的这支抗日队伍,参加了杨靖宇领导的南满游击队,后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南满第1游击大队,苏剑飞任大队长,杨俊衡任第1中队队长。翌年,杨俊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俊衡指挥作战机智果断,面对危局处置有方。改编为游击队不久,苏剑飞交给杨俊衡一项任务:找回原抗日义勇军一个连长在部队被打散后带走的2挺机枪。杨俊衡遂率部分队员前往清原,途经辉南县四岔时,队员们来到林中两个住户家吃饭。

突然,屋外人声嘈杂,传来大声喊叫:“屋里是哪部分的?”杨俊衡往窗外一望,发现是伪军。他镇定自若,一边反问:“你们是哪部分的?”一边暗示队员们拔出手榴弹,当伪军靠近房子时,他大喊一声:“打!”10多枚手榴弹从门窗飞向敌群,随着一阵爆炸声,四五个伪军当场毙命。队员们趁势冲出屋外,只见其余敌人早已魂飞魄散,抱头鼠窜。这场遭遇战,毙敌5名,俘虏3人,意外地缴获了8支枪和一些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他们找到了那支山林队,经过杨俊衡耐心的劝导,山林队多数人愿意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当杨俊衡率队员扛着2挺机枪并带着30余名新队员返回游击队驻地时,受到了苏剑飞和同志们的热烈欢迎。

苏剑飞作战牺牲后,杨俊衡接任了大队长,后该大队改编为第1军第2教导团,杨俊衡任团长。1935年5月,该团扩编为抗联第1军第3师,杨俊衡任师参谋长。

1936年11月,抗联第1路军决定进行第2次西征,以打通与关内红军的联系,3师奉命组成400人的骑兵部队,挺进热河地区。身为参谋长的杨俊衡,直接组织了战前训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半个月后,这支骑兵部队便从驻地兴京县出发。他们过清原,越铁岭,突破敌重兵把守的南满铁路,冲过一道道封锁线,仅用1个月时间便到达辽河岸边。不料,这年气候反常,河水并未

封冻。此时,部队前阻大河,后有重兵,不得已化整为零,分散突围,返回根据地。

1937年春,杨俊衡被调到军部,担任第1路军参谋长,协助杨靖宇总司令处理军务,并参予指挥作战,成为杨靖宇的得力助手。

1938年8月1日,为粉碎日伪军的新一轮“讨伐”,抗联第1路军司令部在杨靖宇的率领下,由辑安向金川方向的森林地带转移。当部队行至通辑公路长岗段时,发现有几百名日伪军“讨伐队”正朝这里行动。杨靖宇与杨俊衡等人商议后决定,在这里伏击敌人,打掉“讨伐队”的嚣张气焰。

杨俊衡立即部署兵力,部队按计划占领了公路两侧的制高点,杨俊衡还特意派出一个连,把守住大道入口处的东南山头,以防敌人夺路撤逃。下午4时许,400余名毫无准备的日伪军“讨伐队”拥进沟中。杨俊衡鸣枪为号,顿时,道路两侧枪声大作,滚雷、手榴弹在敌群中四处爆炸,“讨伐队”阵脚大乱,无法组织有效抵抗。杨俊衡率领战士们奋勇出击,冲下沟中,很快就解决了战斗。

正在这时,从东南山上扫来一阵机枪,几个战士中弹倒地。原来,据守东南制高点的那个连大意轻敌,未执行坚守的命令,而是随部队一起冲下来,收缴战利品去了。于是,阵地被一股残敌占领。

杨俊衡大吼一声:“同志们,跟我上!”他飞身跃起,率突击队向山上冲去。就在接近山头的时候,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他倒下了,但仍顽强地向上爬着,直到看见战友们重新占领了山顶,他才闭上双眼。杨俊恒殉国,时年28岁。

“为参谋长报仇!”“夺回制高点!”“冲啊!”“杀啊!”愤怒的战士一鼓作气,夺回制高点,残敌被全部消灭了。长岗伏击战共击毙日本指导官数十名,俘敌近百,缴获枪支弹药和许多军用物品。号称“满洲剿匪之花”的满伪军索旅,被消灭殆尽。

上世纪80年代,宫明义等抗联老战士到集安长岗寻找杨俊恒烈士的墓地,但未曾找到。2004年夏,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再次深入老岭长岗地区寻找杨俊恒将军的墓地,却仍然未果。直至今天,杨俊恒烈士仍长眠在苍茫的老岭山脉中。

致敬抗战英烈杨俊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