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俄罗斯阿尔谢涅夫博物馆,珍藏着几件“镇馆之宝”,见下图,分别为著名的明代《永宁寺碑》和金代官印,这些文物都是出土于今俄罗斯远东地区,古代为中国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罗斯这一博物馆藏《奴儿干永宁寺碑》是现存唯一中国明代时期女真文碑刻,上面记载着明代宦官亦失哈巡视奴尔干地区和兴建、重建永宁寺的经过,以及奴尔干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是大明设立奴尔干都司管的见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明宦官亦失哈(影视形象)

大明宦官亦失哈,是海西女真人,他受命于明永乐、宣德年间数次巡视奴儿干地区,推动奴儿干都司的建立,为巩固和开发我国东北边疆做出巨大贡献,加强了边疆各族人民与明朝中央政府的联系,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

那是在公元1411年,亦失哈奉旨率官军1000余,巨船25艘,到达亨滚河口右岸的特林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后来修建了永宁寺。而永宁寺碑完整记载了这一历史经过。不少网友、专家看完碑文后,不禁泪目,感慨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宁寺历史悠久,且因其独特位置,充满着神奇色彩。明代永宁寺存在数百年,甚至在1918年还能看见,后来这件体现中国文化的遗迹,惨遭俄国人多次毁坏,之后倾圮,而无影无踪,但永宁寺碑却一直矗立在黑龙江岸的悬崖之上。所以,永宁寺碑,可以理解为寺庙的魂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宁寺复原图

关于永宁寺碑,日本人也有不少关于记录。1808年,日本人间宫林藏奉德川幕府之命在进入黑龙江流域“探险”的时候,曾见到永宁寺碑,并写入他的著作,他描述道:“众夷至此处时,将携带之米粟、草籽等撒于河中,对石碑遥拜”,可见明朝的永宁寺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非常深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04年,永宁寺碑被沙皇俄国当局拆除,运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如今,这件曾属于中国的石碑,安安静静地竖立在海参崴斯维尔特兰大街20号的阿尔谢涅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