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波晚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俗话说“母子连心”,柳女士没想到,自己居然和儿子得了一样的病——肾结石,母子两人先后在一周内住院取结石。鄞州二院泌尿外科结石病区周酉枫主任表示,这并不是偶然,母子同患病或与家庭共同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

母亲前脚住进医院

儿子后脚跟着发病

57岁的柳女士曾有过泌尿系结石病史,多年前接受过体外碎石治疗。前不久,柳女士再次出现了熟悉的腰痛、高烧等症状,意识到结石复发,她很快来到鄞州二院泌尿外科求诊。

经过CT检查,医生发现柳女士的右肾存在多发结石,其中最大的一颗直径约为3厘米。而且这颗大结石刚好堵在肾盂出口,使肾脏与输尿管之间的“通路”堵塞,引起了肾积水、炎症等问题。

“患者的小便明显减少,入院当天通过肾脏穿刺共引流出300多毫升尿液与脓液的混合液体,说明肾脏内感染情况已十分严重。”接诊的周酉枫主任医师、陈伟副主任医师等决定先对柳女士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消除后再实施手术。

在柳女士住院期间,其34岁的儿子陈先生突然也出现了腰腹疼痛。三年内有过两次结石手术经历的他,抱着一丝侥幸心理,在家强忍了两天,希望结石能够随尿液自行排出。不料腰腹疼痛不断加剧,发作持续时长也从起初的短短几分钟,发展成后来的几十分钟,痛得陈先生躺在床上直打滚。

无奈之下,陈先生只好也到医院做了彩超、CT等检查。结果不出所料,他的左侧输尿管内有3颗结石,直径都在3-5毫米。尽管结石不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同样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肾积水并发感染等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充分评估和准备,根据两人的个体情况,周酉枫主任及陈伟副主任医师团队分别采取了“右侧经皮肾镜激光碎石取石术”和“左侧经尿道输尿管/肾盂激光碎石取石术”这两个不同的手术方案,过程十分顺利,均成功取出了体内结石

口味重、喝水少

家族共同饮食习惯或是主因

针对柳女士母子同患结石病的这一现象,鄞州二院泌尿外科结石病区周酉枫主任分析,这或许与一家人共同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柳女士和儿子的饮食长期以油腻、辛辣为主,口味都比较重,喜欢吃一些腌制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而且都不爱饮水,有时一天都喝不了一杯水。

随后的结石成分分析结果也证实,母子俩的结石均为草酸钙结石,这种类型的结石与日常饮食密切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摄入过多高蛋白、高嘌呤、高盐食物,以及水分摄入不足,活动不足都会增加结石形成的几率。”周酉枫表示,泌尿系结石5年复发率高达50%,保持健康饮食和良好生活习惯对于预防泌尿系结石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鄞州二院专家提醒,结石病具有家族聚集性的发病特点,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规律,饮食以清淡、低脂为主。尤其是有结石病史的人群,应尽可能避免高动物蛋白、高嘌呤、高草酸饮食,同时多喝水,确保每天至少排出2000毫升尿液,这样才能有效预防结石的发生。一旦出现腰痛、血尿、恶心等症状,很可能是结石发作,一定要尽早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危害身体健康。

看完新闻,

来听一听气象天天的《天气关键词》

转发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