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咀镇鲜食玉米丰收了(资料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宠(国际)羊驼养殖基地里的羊驼在悠闲地散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市蕙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挤奶大厅。 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初夏的武清区陈咀镇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种植户顶着烈日正在给灌浆期的鲜食玉米浇水,中宠(国际)羊驼养殖基地里远道而来的客人们正在与憨态可掬的羊驼互动,在蕙牧奶牛养殖场现代化的挤奶大厅,奶牛们正沿着特定通道排队步入挤奶台……一幅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走出京津城际武清站,向南直行就到了位于武清区西南部的陈咀镇。陈咀镇下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镇域面积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万亩,是传统农业大镇。镇党委坚持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落实天津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行动”的重要抓手,积极抢抓武清区“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机遇,深入挖掘镇域优质资源禀赋,找准产业发展路径,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名片,推动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做深“土特产”文章

推动鲜食玉米产业转型升级

陈咀镇种植鲜食玉米有3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较早种植鲜食玉米的地区之一,素有“鲜食玉米之乡”的美称。近年来,陈咀镇持续加快产业提质升级步伐,拓宽优质种源引进渠道,目前已发展至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

播种的是香甜,收获的是财富。3月初,农户们陆续开始种植鲜食玉米。那些天,农户张大宝一早就驾驶着农机,为土壤覆盖地膜。从早7点到晚7点,持续半个月全部完成了播种。目前,全镇鲜食玉米均已实现了机械化种植,张大宝的小型农机每3分钟就能完成一垄地的施肥、覆膜、压土等全部种植环节。

眼下,鲜食玉米即将上市,天津佳鑫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员忙得不亦乐乎,合作社负责人王全友望着眼前的玉米地,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个品种是富甜702,属高产型甜玉米,比以往品种增产15%,预计每亩多增加效益600元;这个品种属于早熟型甜玉米,比普通品种早上市4天,别小看这几天,能卖出个好价钱,提前享受市场红利。”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近年来,陈咀镇与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建立组织共建、人才共育、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五项机制”, 通过党建引领,助力产业发展。2023年,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与陈咀镇签署鲜食玉米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在该镇建设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今年,陈咀镇与各大院所合作建设200亩良种试验田、50亩高端品种示范田,引进优品率高、适口性好的新品种,有效提升鲜食玉米的综合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除此之外,陈咀镇还探索实施品牌强农工程,镇村协调联动,注册成立了陈兴农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建立了‘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模式,引导合作社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等多种方式,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陈咀镇陈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西印说,通过打造特色品牌、加强品牌宣传、实施强农工程等方式,推动鲜食玉米特色产品变为优质商品,2023年全镇鲜食玉米销售收入达到了8000余万元,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不断提升。

“鲜食玉米种植业是我镇的特色农业产业,我们将全力以赴推动乡村振兴,积极引导农户扩种,加快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助推鲜食玉米规模经营和绿色发展,努力拓展新的销售渠道,擦亮陈咀鲜食玉米的金字招牌,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陈咀镇党委书记王岚表示。

培育“地标性”特色养殖业

建设国内最大羊驼基地

柔软的毛发、乌溜溜的大眼睛、细长的脖颈……在陈咀镇中宠(国际)羊驼养殖基地,这种“漂洋过海”而来的呆萌动物,不仅靠“卖萌”成为网红,还发展了“萌宠经济”,拓宽了乡村的致富路,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记者走入羊驼灰白相间的专属房舍,原本慢悠悠散步的羊驼们反应迅速,撒腿跑去另一侧,瞪着警觉的大眼睛打量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羊驼养殖在我国属于新兴特种养殖产业,宠物羊驼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宠(国际)羊驼养殖基地位于陈咀镇小王村,于2022年10月建成,总投资约1亿元,一期占地80亩。建成至今,累计引进羊驼4000余头,远销北京、山东、河北,还出口东南亚地区,2023年实现产值7500万元。目前存栏羊驼400余头。带动周边村民就业40人,人均年增收4.8万元左右。

“羊驼性情温和,伶俐而通人性,这些宠物羊驼全部是从智利进口的。”羊驼养殖基地负责人李勇介绍,“今年6月份,我们又从智利新引进1100头羊驼,已经到达天津,目前正在集中隔离,这一批羊驼颜值更高,体型更漂亮,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基地羊驼的品类。”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努力,基地已成功打通羊驼引进渠道,并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羊驼养殖基地。

呆萌可爱的羊驼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每一次走出去参加活动,也总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5月份,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的第二届趣宠会暨2024天津国际宠物产业博览会上,“天生丽质”的羊驼刚出场就俘获了一众女生的芳心,收获超高人气。

“羊驼全身都是宝,特别是驼绒柔软、保暖性好,被称为‘软黄金’。目前,我们正吸引驼绒加工企业入驻,希望为养殖户带来更多收益。”李勇说,“驼绒每年修剪一次,每只羊驼可以出10斤左右的绒毛,这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萌宠经济”驱动新消费,为了在天津搭建起羊驼养殖产业链,基地推出“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农户以2.6万元价格从基地购买一头怀孕的羊驼,一年后,基地以3万元的价格回收。

今年以来,该基地借助区“新商圈”流量资源,与“佛罗伦萨小镇”合作开发“西西里萌宠乐园”项目,同时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羊驼血液研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基地从审批“最先一步”到投用“最后一公里”,对于整个流程,陈咀镇始终关心关注,解难题、送服务,重点扶持,小王村村民也全力支持。李勇介绍,目前基地二期项目正在筹建中,项目占地216亩,计划建设成为综合性萌宠系列动物特种养殖基地,并开发集宠物乐园、研学观光、亲子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文旅项目,努力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坚持“科技化”发展路子

提升奶牛养殖业发展质量

走进武清区陈咀镇,一座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天津市蕙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集原料生产、收购、销售于一体,目前奶牛存栏2000余头,年产生鲜牛乳12000吨。

奶牛场的建设布局借鉴了国内外奶牛场的先进经验,分为生产区、办公区、粪污处理区和饲料区4大部分,各功能区严格分离。“我们尽最大努力确保在这儿‘安家’的奶牛健康、舒适地成长。你看,每头奶牛都住上了单间。”场长张杰向记者介绍。通过墙上的大屏幕,记者看到了生产区内一头头奶牛正悠闲地散步、休憩、进食。为打造智慧养殖模式,养殖场里还安装了自动投食、智能清扫、隧道式通风、感应式喷淋等设施,“只有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产出高品质的牛奶。”张杰说。

住得好,也要吃得好。在饲料区,工人们正在用搅拌机制作奶牛日粮。“牛奶品质好不好,奶牛的饮食是关键,‘厨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奶牛日粮的品质。”张杰说,为了给奶牛提供更加科学营养的日粮,他们引进先进的饲料搅拌机,把粗饲料、精饲料以及微量元素,按照科学配比,在搅拌机里进行充分搅拌混合,确保奶牛采食的每一口日粮都是精粗比例稳定、营养全面的全价日粮。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每头奶牛都戴着一只“耳环”。这有什么用?“‘耳环’跟人的身份证是一样的,上面有一串数字编号,每一串编号都是唯一的。”张杰说,奶牛有了“身份证”后,能精准定位每一头牛的位置,管理起来会更加规范。

在现代化挤奶厅,奶牛有序进入转盘式挤奶栏位,与此同时,电脑控制器上显示着挤奶量变化数据、牛奶各项指数等。这里拥有武清区唯一的36位转盘式挤奶系统,具有自动计量、自动脱杯、自动清洗、仿生按摩、乳房炎监测等功能。挤奶厅配有5套6吨直冷式贮奶罐,实现快速制冷、自动搅拌、自动清洗,监控系统全程无死点监控,确保牛奶安全。

陈咀镇是畜牧养殖大镇,奶牛、生猪等传统养殖规模位于全区前列。近年来,陈咀镇鼓励引导养殖户走公司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路子,培育了蕙牧农业科技、百圣奶牛、元富畜牧等一批成熟的养殖企业。天津蕙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天津市学生专供奶基地”,公司不断强化品种改良筛选,扩大优质种群,提高奶源质量。同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公司采取“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将周边村的全株玉米转化为了农民口袋中的真金白银。公司的不断发展也为周边农民提供了更多工作机会,公司有40多名员工来自周边村庄,员工表示在家门口上班也是一种幸福。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陈咀镇党委书记王岚说:“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着力帮助养殖企业解决在用地、金融等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持续激发养殖企业发展动力,助力本土养殖企业做大做强,为全镇经济发展蓄能,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