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卡尔塔波洛夫对外表示,如果F-16战机从其它国家起飞发起对俄军的打击,那么就会成为俄军武装部队的合法目标,俄军有权在乌克兰上空内击落这些来袭的北约战机。相较于过去俄罗斯强调的“无论F-16部署在哪里,机场都将成为合法打击目标”的立场不同,这次俄罗斯更新的立场态度,可以理解为是对北约的妥协。

相较于这种有限度的拦截,毫无疑问,只会助长北约继续援助乌克兰的嚣张气焰。分析人士认为,俄罗斯之所以发表这样的立场措辞,也和现今的俄乌战局有关。如果单纯从战线角度来看的话,毫无疑问,俄军还是占据着主要优势的,地面部队一直都在发起进攻。

不过,现在战场的形势也发生了微妙的转变。随着大量的北约援助武器到货,此前一直处于防守的乌克兰军队,已经开始在一些战场方向内组织反攻,同时在北约多国授权“越境打击”的情况下,乌克兰军队的反击范围也从过去的战线附近升级到后方纵深乃至俄罗斯境内。在这样的反击下,俄军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以部署在战线后方589千米外的苏57战机为例,仅仅是在测试中心的机场内停驻,竟然也遭受了袭击,这表明现今的乌克兰武装部队,已经具备了对俄军纵深600千米以上的完整破袭能力。

由于北约援助对乌克兰危机起到的反转效果,俄罗斯的对外态度也由过去的强硬转变为“中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此前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发表了耐人寻味的言论,他打破了过去自己树立的“核大棒言论”,重新表示目前俄罗斯不需要在乌克兰战场上动用核武器,他也认为,目前俄罗斯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并未“受到威胁”。

但是在北约操纵下的乌克兰武装,持续对克里米亚,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已经通过公投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发起打击,普京的这番言论是否意味着,这些公投加入的国家,并不属于俄罗斯?为此,现在的俄罗斯实际上已经在内部形成了一套新的“对北约交涉”立场,这个新立场的诞生就是战场形势催生的,否则俄罗斯很难会这样。

虽然俄罗斯和国内信息一直在更新俄军在前线的各种大捷,比如摧毁了多少乌军装备,击毙了多少乌军,但不可否认的是,北约现在已经取得了俄乌局势的“操纵权”,只有在北约放缓乃至暂停对乌援助的情况下,俄军才能高奏凯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旦北约恢复对乌援助乃至加速交付的话,俄军则会表现得极为吃力,这是并不乐观的现象。据悉,北约现在计划对乌克兰发起新一轮的装备移交工作,其中就包括了更多的海马斯火箭炮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