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任期,就职仪式开启前一个小时,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恐袭的大事儿!这一枪,对“虽胜犹败”的莫迪而言,可谓是三重打击!想要解决在边境上的忧患,印度外长苏杰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印媒报道称,有人伏击了位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车辆,而这是一辆满载着印度教朝圣者的大巴。遇袭后,该车直接坠入山谷,造成10人死亡、33人受伤的悲剧。在这样特殊的时间节点上,说伏击者没有针对莫迪的特殊用意,都显得十分虚假,而关于克什米尔地区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3月份时,拉达克地区与新德里展开一场谈判,当地居民反对莫迪政府对该地的过度开发与军事化改造等等。克什米尔问题,一直是印度的心腹之患,印度不惜为此与中国、巴基斯坦产生军事冲突,也要声索这一地区的控制权。值得注意的是,拉达克素有“亚洲水塔”的称号,控制此处等于变相遏制了周边国家的用水渠道,印度与尼泊尔没少为此掐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与民族宗教冲突,给恐怖组织的生长提供了温床。印度对恐怖组织活动的忧惧程度位列世界前三,长期活跃的有“先知军”、“伊斯兰学生运动”、“基地”组织的分支机构、IS等等,大约30个武装组织被印度列为恐怖组织。现在还没人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但不可忽略的是,这股势力一定对莫迪怀恨在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恐袭,至少对刚刚开启第三阶段任期的莫迪政府产生三重负面影响其一是加剧印度中央与边境地区的矛盾,新德里越是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产生忧虑,扭曲的心态就越是会在行政权上冲突;其二是伏击者特地挑印度教朝圣者的车袭击,就是对企图打造“政教合一”的莫迪,一种精神上的反击其三是拉低印度安全与营商环境的分值,这对于拥有“强国梦”的莫迪而言,几乎是无法改掉的顽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在反恐与缓解地区局势的问题上,印度不得不再次找上中国。印度外长苏杰生刚刚续任后,就明确表示将重点关注解决中印边界问题,说“解决”二字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但缓和是双方可以做到的。新任驻印大使徐飞洪也表现出对双边关系改善的意向,中印关系或以此为节点。首先,中印若在边界问题上达成共识,明晰权责划分,则客观上压缩了恐怖组织活动的空间。其次,中印都是上合组织的成员,在反恐工作上有许多共识性议题,而流窜在边境交界的恐怖组织,不仅对印度是一种危害,也深深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恐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事业,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中印巴三方有着共同的困扰。自阿富汗地区蔓延的恐怖主义深度影响着地区安全与经济,若放任不管,仍着眼于“大国竞争”,只会给以后地区发展埋下隐患。要想实现真正的发展,共同的得利,现在就要正视自己真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