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和朋友聚会,得到一个消息,就是身边有个认识的人和家庭决裂离家出走了。我对他不是很熟,只是平时偶尔参加活动的时候见过几次面,性格较为内向,平时话也很少。

原因的话,是催婚产生的矛盾。年纪大了,32岁还没结婚,催婚催的厉害,父母对她很不满,说你一个女生,怎么就不学人家赶快找个对象呢?

三番两次争吵,终于导致关系破裂,家庭不睦。

在以前,听到这样的消息我还感到震惊,但是如今已经见怪不怪,这几年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孩子因为原生家庭的纠纷产生愤怒,跟家庭分开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庭已经容不下自己生存了,需要另辟蹊径找其它的出路。

这里面谁对谁错,外人无法了解真相做出合理的判断,倒是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平时干心理工作的时候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父母自恋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父母自恋问题严重的,控制欲强,家庭经常会吵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自恋问题轻微的,相对来讲关系会和谐一些,不会有那么大的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父母自恋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创伤以及心智方面的问题。有些孩子受到影响,长大以后可能也会存在自恋等方面的困扰,对其人际关系产生变化。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父母自恋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什么负面影响呢?主要有两点。

一是心理功能失调。父母自恋,容易对孩子有打压、控制的情绪,会把“我为你好”的态度行为时刻挂在嘴边。

长期的压迫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敌视情绪,内心充满埋怨,带有仇恨,心理距离会比较遥远。

看似亲子关系,并没有什么好感,形同陌人。

然而父母关系的存在,又是社会伦理规范以及道德的要求,如果不孝敬父母,那么孩子就会承担社会负面评价的恶名,存在剧烈的心理波动。

一方面要顾及父母感受,另一方面又要在压迫下的状态下生存,会导致孩子内心出现剧烈的心理冲突。

久而久之,个体的人格就会发展走偏,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慢慢地孩子长大以后会失去稳定的心理功能,无法正常地具有良好心态去适应社会,造成功能性的紊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是人格发展不健全。父母自恋,孩子的人格就会受到打压,无法正常地按照既定的发展道路前进。缺乏良好的教育引导,人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比如自恋。父母自恋,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也会模仿父母的部分行为,不知不觉沾染了自恋的人格特质,变得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没办法从他人角度去理解问题,缺乏同理心的感受;

还有创伤。父母长期的自恋,加上辱骂、控制,会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和回避的心理,惧怕人际关系的相处。进入社会以后,与陌生人相处,就会时刻担心受怕,会怕别人来伤害他。

于是他们就会采取各种防御手段,来保护自己不受侵犯。合理化、投射、否定等态度,都会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

有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有严重的防御心理,对待他人不信任,人际关系的边界感把握较差;有的可能会产生抑郁,有抑郁情绪,具有情绪低落、苦闷、压抑等内在的心理感受。

引发其它方面的心理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期与自恋的人进行相处,人会很痛苦,会有情绪低落等各种表现,严重者可能会有焦虑症、抑郁症等症状,失去正常的社会功能。

所以父母自恋,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潜移默化发展的过程。时间越久,造成的困扰也会愈发严重。

倘若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及时改变,人长大后就会深陷家庭的困扰,伴随这种痛苦的情绪相处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