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和比亚迪又开始了口水仗,在近日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

先是王传福与李收福隔空互怼。王传福认为,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已是大势所趋,背后是技术的革命,而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就是创新。而且,他还表示,比亚迪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无疑是新能源汽车最积极的倡导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李书福表达了不赞同的意见。他认为,电动汽车不等于新能源汽车,因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源,有来自大电网的电,有汽车上内燃机发出来的电,还有太阳能、风能等循环能源上网而来的电。而如何实现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如何规模化利用清洁能源,才是决定电动汽车命运的关键。

接着是比亚迪高管李云飞现场怒怼吉利高管杨学良的名场面。杨学良称,“无休止的价格战是没有出路的,长期没有边界的内卷和价格战,结果就要促成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这被认为是在暗指比亚迪,并影射其偷工减料。

随后,李云飞发出灵魂拷问,“2022年因为制造电池的原材料涨价,大家言之凿凿说汽车应该涨价,所以比亚迪也跟着涨了两次价,但现在原材料价格暴跌,为何只有比亚迪在降价而其他车企则始终保持原价不动呢?扪心自问,谁更有道德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网友评论,“二人格局高下立判。”

不只如此,极氪也参与到“内涵”比亚迪的行列中。11日,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极氪朱凌博士”发布微博称,这项技术(注:指的是比亚迪将12V启动电源换装为锂电池)其实在极氪很常见。他还称,“极氪确实挺不会讲故事的,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其实消费者是感兴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中国自主品牌曾经的第一和现在的第一,“两福”之争确实给了吃瓜群众许多谈资。

吉利汽车与比亚迪之间最近的一场口水战是5月28日比亚迪正式发布第五代DM而引发的谁是发动机热效率世界第一的争论。

但在业内看来,吉利汽车与比亚迪的发动机热效率之争看似突然,实则早已埋下伏笔。“吉利与比亚迪,作为两家知名车企,彼此的竞争关系显而易见。尤其是吉利推出银河系列之后,吉利已将比亚迪视为竞争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9月22日上午9时57分,杨学良的微博账号贴出一篇帖子称:“今天在比亚迪超话刷到一个帖子,帖子内容没有细看,是肯定比亚迪进步,抨击黑比亚迪的人。很纳闷后面这些评论的人都只有一个关注,几十个粉丝,从来没有发过微博,是怎么能发表评论的呢?而且评论内容也像是自己写的,不像机器编的。”

暗讽比亚迪宣传作假的用意不言自明。

5个月后的2024年2月18日,王传福称,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9年全球第一,占到全球60%以上比重,新能源汽车发展进一步提速,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

两天后,杨学良的微博账号贴出一篇帖子点评说:“大家也不能只盯着渗透率,如果新能源汽车发展是赔本赚吆喝,大多数企业发展都不可持续,也不是啥好现象,还是要向高价值和好体验要市场。”

话锋直指比亚迪的价格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龙头老大,比亚迪2023年卖出了302万辆新车,价格策略居功至伟。2024年又提出了360万辆新车的销售目标,售价10万元至20万元的车型被赋予了冲量的主要任务。2024年新年价格战的第一枪就是比亚迪打响的。

在汽车市场,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已经不容忽视,吉利如果要在新能源市场有所作为,必须与比亚迪直面竞争。由此可见,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吉利与比亚迪还会在营销和终端渠道等层面,发生更多的竞争和博弈。双方的价格战、舆论战和营销战,很可能还有继续升温的可能性。

不过客观来讲,李书福表达的价格战会形成不良竞争,也并非毫无道理。只是针对比亚迪,就有点不合适了。毕竟比亚迪的降价策略,并非是简单的低价竞争,毕竟比亚迪也开发了像仰望、 腾势 参数 图片 )、方程豹这种普通用户买不起的产品,目标直指品牌向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比亚迪看来,比亚迪的更大目标是想尽快促成“电比油低”,加速产业变革和对燃油车的替代,为真正坐实中国汽车强国地位而抢夺战机。也就是说,比亚迪真正要指向的并不是国产车同行,而是长期占据优势的传统燃油车合资品牌!

王传福曾表示,“目前新能源行业已进入淘汰赛,2024~2026年是规模、成本和技术的决战。中国车企新能源产品加速投放将会蚕食合资品牌市场,未来3~5年,合资品牌份额将从40%降到10%,其中30%是中国品牌未来增长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就是说,比亚迪倡导的“在一起”,是希望中国汽车在一起,要去做增量,向燃油车要份额,向合资要份额,共同努力打造出更多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

这才是中国汽车共同要做的事情。(采写|汽车有智慧 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