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宰相,到底是什么?

得益于各种科普文章,第一个问题大家基本已经达成共识,即,宰相是一种制度,是对辅佐皇帝、总览政务的最高长官的称呼,而丞相其实是一个具体的官职。也就是说,丞相,其实是宰相的一个具体称呼。

但第二个问题争议很多,即宰相的权力范围。

不少文章包括某百科都给定的结论是,宰相是对最高行政长官的称呼。

只是我们纵观整个古代史就会发现,在宰相具体化的官职中,一些官职的权力范围不仅仅是最高行政大权,实际上还包括军事调动以及指挥权。

比如在西周时期,扮演宰相角色的太宰经常就可以代替天子出征,指挥军队讨伐其他诸侯国,春秋时期,晋国的中军将同时也是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集统帅军队和治理国政于一身。而楚国的令尹同样是对内主持国政,对外主持军事。

战国时期秦国的相国同样也是这样一个角色,身兼军政于一身。

所以,从这些相当于宰相的具体官职拥有的权力来看,宰相至少曾经是包括军事大权的。

结论很清楚,如果我们把宰相等同于相权的话,那么相权无疑是包括军权的,或者可以说的更直白一些,相权既然是辅佐皇帝(国君)总览国政,那么这个国政就无所不含,不仅包括军事,从后来秦始皇对相权的拆分来看,它甚至还包括对百官的监察权。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称呼其为副皇帝其实更为恰当。

军政合一,是宰相权力的巅峰权力范围,但不代表它会一直稳如老狗,随着皇权的打压以及其他外部势力的干预,宰相的职权经常会被压缩,有时候只有行政大权,有时候甚至沦为低品。

秦朝时候,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以丞相和太尉以及御史大夫分割相权,这才有了行政权、军权和监察权的分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称上的区别,其实就是他们权力范围的区别,比如汉承秦制,但前期西汉的相职叫相国,大家比较熟悉的萧何、曹参等人都先后担任过此职。但是在曹参之后,相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丞相。

注意,在当时以及后来的历史中,相国,始终意味着是军政大权的代表,这个官职一般不会轻易出现,一旦出现,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有人独揽大权,把持朝政。

这一点我们后边会具体举例子。

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始今天的话题了——汉朝,宰相都哪里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汉争霸中为了便于协调军政大事,刘邦重新复活相国,以萧何坐镇后方,不过由于萧何个人的能力问题,他本身主要从事的是后勤工作,前线的战事主要由刘邦总揽。

这种惯性持续到吕后专权阶段,公元前190年,最后一位正儿八经的相国曹参去世,为了掌控朝政,吕后取消相国,不再设立此职,然后在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以后,吕氏集团为了继续掌控朝政,重新恢复了相国这一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职务,并且由吕后的侄子吕产担任。

意图很明显且粗暴,但吕氏集团毕竟缺乏根基,很快在刘氏宗亲和功勋集团的反击下被灭族,吕产这个昙花一现的相国也没有得到西汉政府的承认,此后按照灭吕功劳的排名,以及陈平本人的谦让,由周勃担任右丞相,陈平担任左丞相,太尉由灌婴担任,另一位汉初功臣张苍则出任御史大夫,掌最高监察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到此大体恢复,顺便提一句,在秦朝的这种分权中,丞相其实并非只有一人,而是有左右两位丞相共同担任,并且以右丞相为尊。

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相权。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文帝二年,在某一次汉文帝的问答中,右丞相由于一问三不知,事后决定急流勇退办理了退休,左右丞相合并成一人,由之前的左丞相陈平出任。

不过陈平的人生也很快画上了句号,不到一年就去见刘邦了,于是周勃被返聘重新出任丞相。

汉文帝对这位老臣并不太信任,仅仅十个月之后,就以有封国的人应该尽快回到封地为由,将周勃劝退。

周勃之后,太尉灌婴跨部门被调任丞相,但有意思的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太尉一职从此虚置,不再设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相权的三大具体职务中,太尉由于掌握最高军权,往往最容易引起皇帝本人的忌惮,这种情形在汉文帝身上尤其明显,毕竟,这几人曾经一夜之间干翻了掌权多年的吕氏集团,以后有没有可能复制一遍,把自己也撵下去,是一个未知的问题。

我们把周勃二次退休以及前后的人事安排联系起来思考,就会发现,这种安排的最大受益者,正是汉文帝本人。

二号功臣陈平去世,一号功臣周勃被劝退,三号功臣灌婴调任丞相,换来太尉之权被解除,汉文帝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在睡觉之前,汉文帝很有可能在心中默默的念叨了很多遍:老陈,你走的真及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公的制度安排到这里基本成型,丞相掌行政,设一人,御史大夫掌监察,为副丞。太尉则空置起来,遇有战事临时设置。

顺便提一嘴,二十三年以后,七国之乱爆发,以太尉身份率军平叛的,正是退休的这位周勃先生的儿子周亚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汉武帝这一代,丞相田蚡独掌相权,加上其汉武帝亲舅舅的身份,因此心态极度膨胀,汉武帝虽然非常不满,但迫于老妈王太后的蛮横,也不好直接对舅舅下手,于是选择“曲线弱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简单来说就是征召一批才华横溢但出身低微的士人作为幕僚,在宫廷议政。

这个办法简单但是立竿见影,咱不是没法废除丞相吗,那就绕开丞相,搞一个小团体。

这个小班子就是所谓的內朝,和丞相统领的外朝相对应。

本质上来说,汉武帝这么做不仅是为了弱化相权,还有着打击母后外戚的目的,所以我们会发现,在设立內朝的同时,新皇后卫子夫的家人们也进入內朝听证,于是才有了卫青和霍家的崛起。

而这帮子士人虽然身份卑微,但脑瓜子完全不亚于外朝那些达官显贵,分析其国家大事起来头头是道,而且由于地位低下,使唤起来也极其顺手。,丝毫不用担心威胁到皇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內朝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并非是一个完善的独立的机构,而是完全依附于皇帝的一个存在,皇帝咨询你,你给皇帝出主意,皇帝不叫你,你就是个跟班,出去见了九卿估计还得低人一等。

他们所依仗的,就是皇帝本人的信任,一旦这种信任不再,弄死一个內朝亲信就跟弄死一个仆人一样。

但是內朝不仅要负责做皇帝的顾问和秘书,还要将大家一起做出来的决策发布出去,交给外朝执行,再加上他们所处的位置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核心,所以事务及其繁多,于是人员配置也就越来越多。

人员多了,就需要设置领导用来协调,于是就有了中书令和尚书令。按照汉武帝的使用习惯,中书令由宦官担任,尚书令则由士人担任,尚书令的品级很低,只有千石,在万石大佬丞相面前不值一提。

所以汉武帝之后,丞相逐渐成为一个荣誉头衔,同时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空,此后由于对匈奴反击战的重要性,汉武帝给大将军卫青冠以大司马的称号,可入內朝参与决策,执掌中枢。于是大将军得以以大司马的名号参与军国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俗的理解,大将军属于武官封号,它并不属于百官系统,也没有参与行政决策的资格,但大司马(太尉)是有这个资格的,所以给卫青大将军之上冠以大司马,一方面是为了表彰其军功(实在封无可封),二来也是方便其入朝议政。

汉武帝之后,由于所有决策均需走尚书的流程,于是为了方便工作,辅政的四位大臣们再次加官,即领尚书事,东汉章帝以后改为录尚书事。

这里的领,可以理解为分管的意思,由于尚书令只是个品级千石的官,直接任职会拉低大臣们的档次,于是只能用分管。尚书台的一把手还是尚书令,这一点跟今天的行政体系很相似,比如某副市长虽然不直接担任某部门的领导,但他却分管该部门的业务。

所以大家要明白,录尚书事虽然不是一个单独的官职,但不论多大的官,没有这个兼职,他就无权干涉尚书台的工作,也就干不成事,也控制不了实权。

从这时候起,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相权的集合体,实际权力高过丞相,首任为霍光,此后几乎所有的实权外戚们无不以将军号加持大司马和领尚书事。

尽管此时的丞相一职仍然存在,但真正扮演相权角色的并不是丞相,而是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史料中看到此类角色,心里要明白,这才是当朝最强大佬(前提是皇帝不打瞌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汉成帝时期,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在外戚势力的打压下,西汉政府进行了一次政治改革,主要内容为三条:

第一,御使大夫更名为大司空,与丞相平级,目的在于弱化丞相之权。

第二,正式确立三公制度,以大司马、丞相、大司空为三公。

第三,大司马大将军去掉将军号,以大司马为本官,位居三公之首。

改革的目的很干脆,第一,降低丞相的档次,第二,将大司马实权化,并且拔高到丞相之上。但是别忘了,按照惯例,大司马是內朝领袖,为外戚所垄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出这个改革建议的人叫何武,属于外朝儒臣阵营,他是当时的御使大夫,也是改革以后的第一位大司空。

汉哀帝之后,丞相一职干脆被取消,更名为大司徒。

在西汉所剩不多的时间里,三公的排序是大司马(太尉)、大司徒(丞相)、大司空(御使大夫)。

我们不必拘泥于名称上的限制,丞相这个名字虽然没有了,但相权还是存在的,由于大司马往往都领录尚书事,基本不会分离,所以此时真正扮演宰相角色的(军、政)的,就是大司马。

这是外戚势力对儒臣的最终胜利,当然,也可以说是相权对皇权的第一次胜利。

很多人都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东汉宦官干政的时候,儒臣们还会极力抗争,以至于搞出党锢之祸,而为何西汉外戚势力却没人能够反对?

抛开其他因素,外戚们独掌的大司马力压丞相成为百官之长,是儒臣们没法反抗的制度原因。反过来再说,东汉的宦官们再牛叉,它也没法控制百官,因为在宦官制度中,没有任何一个身份在百官公卿系统中是力压百官的,他们靠的,只有皇帝的信任,他们所专权的流程,也是通过皇帝来压制百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西汉的这个病根,靠兴复汉室起家的刘秀建立东汉以后,第一个要打击的就是像王莽这种外戚势力。

于是正式设立尚书台,所有政事均出自于尚书台。仅此还不够,由于大司马过去基本有外戚垄断,所以这个名字非常不吉利,只能改回太尉。

“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备员而已。”

“大”字也太张扬了,必须去掉,于是三公就变成了太尉、司徒、司空。翻译成大秦的官制,就是太尉、丞相、御使大夫。

然而大家不要误会,东汉时期的这三个名词,虽然有前后之分,但由于均没有实权,所以这个排名显然没有意义,它的区别可能仅仅是在上朝时候的站位排序上。

整个东汉时期,这三公均由儒臣担任,三公经常同时上书,同时奉诏,不分上下,甚至出现诸如日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时候,还要一起辞职,替皇帝挡枪。

但是尚书台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分管,所以录尚书事还是由三公来兼任,也就是说三公本身没有实权,只有兼任了录尚书事才有行政大权。

位面之子刘秀的改革看起来完美,但是他忽略了一个最大的漏洞,导致外戚独大的根源在于皇帝本身,你逮着三公打压算什么玩意?

再加上汉和帝以后的皇帝们要么短命,要么即位年龄超级小,这种情况下垂帘听政的太后们只能依靠娘家人,瞧,外戚又起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出于对刘秀本人的尊重,外戚们基本不去抢三公的饭碗,毕竟沦落到这个档次的三公他们也看不上,但是有一个称呼是他们最喜欢的,没错,还是大将军,听起来就美气。

大将军本身不在百官公卿系统中,在体制中,它既不管辖百官,也不分管尚书台,外戚们甚至懒得去兼任录尚书事。他们最大的筹码,就是皇帝,毕竟,东汉后来的皇帝们实在太弱小了,外戚们可以在太后的信任下为所欲为,将大将军凌驾于所有百官之上。

说的直白一些,他可以什么都不是,但他会什么都管,而且你必须得服从。

这就是东汉外戚政治的特色。

所以从权力的角度讲,东汉和帝以后,独立的相权是不存在的,不论是三公本身,还是他们所分管的尚书台,本身都是外戚专权下的附庸,尽管某些儒臣内心是独立的,然而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极其有限。

但是从制度上来说,在三公皆被弱化的背景下,尚书台总览政务的特点进一步被突出,尽管品级千石的尚书令还不能堪比宰相,但这种政治惯例将一直延续下去,并在某一天正式问鼎相位。

东汉末年,宦官干掉了外戚,世族儒臣干掉了宦官,董卓进京裹挟了世族儒臣们,为了更名正言顺的控制朝政,董卓恢复相国的称号,我们前文说过,相国,既可以掌行政,也可以掌军事,所以董卓必须从垃圾箱里把这玩意扒拉出来,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

然而大汉行将就木,留给大家的时间都不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熟,董卓被杀,百官们拥着汉献帝东躲西藏,最后辗转沦落到曹操手中,以太尉杨彪为首的汉朝百官们被迫委身于曹操阵营,别说相权,连本身仅有的独立都失去了。

然后熟悉的一幕再次上演,曹操本人先是出任司空,在东汉的百官序列中只是排名第三,但他是当之无愧的执权柄者,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夕,鉴于三公实在毫无意义,一群寄人篱下的汉臣想要维持既有的荣誉地位也不能忍受,曹操废除三公制度,恢复丞相制度,以自己为丞相,总揽国政。

名为丞相,实为宰相,以曹操的实际地位,这种改变也不过是为了方便其行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我们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相权是依赖于皇权而生,皇权强大的时候,相权或许会被限制,不论怎样被调整,至少还会保持其完整性。而一旦皇权衰弱,相权甚至连基本的独立运作都不能实现,更不要说有什么意义了。

不一样的历史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