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水波流转。初夏时节,长白山天池景区开冰迎客。

景区栈道上,来自湖北武汉的17岁姑娘冯陈明睿正在拍照。只见她单膝跪地,手持黑金古刀,双眸炯炯,英气凛凛。同行朋友连按相机快门,定格帅气瞬间。

  游客冯陈明睿Cosplay小说《盗墓笔记》主角张起灵。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冯陈明睿Cosplay小说《盗墓笔记》主角张起灵。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冯陈明睿Cosplay的正是小说《盗墓笔记》主角——“小哥”张起灵。“穿上‘小哥’这身行头感觉自己被代入到小说情节中,这种体验无比奇妙。”她说。

  游客带着小说到长白山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游客带着小说到长白山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作为深受中国年轻人喜爱的探险题材类小说,南派三叔笔下的《盗墓笔记》不仅成功塑造了张起灵、吴邪、王胖子、黑瞎子等人物形象,也让长白山变身众多“稻米”(《盗墓笔记》粉丝昵称)的现实打卡地——在小说故事中,长白山作为关键场景,见证了主人公们惊心动魄的冒险和传奇;后由小说改编的同名影视剧,也在长白山取景。

  冬日里,“稻米”在长白山景区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日里,“稻米”在长白山景区打卡拍照。(受访者供图)

“原作中,主角张起灵是2005年8月17日进入云顶天宫青铜门的。他与同伴吴邪约定,十年后打开青铜门再相见。”冯陈明睿介绍说,“云顶天宫的原型地就在长白山,这是每一位‘稻米’的心之所向。”

  “稻米”赴长白山景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米”赴长白山景区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小说的长红不衰,叠加作品影视化呈现带来的又一波流量,每年自发到长白山“赴约打卡”的“稻米”愈来愈多。粉丝的热情,也让长白山管委会相关部门行动起来。2015年,长白山管委会商务局主动与小说版权方取得联系,专门为“稻米”设计旅游打卡路线。也正是从2015年8月17日开始,“八一七稻米节”成为了“稻米”们相聚长白山的盛大节日。

专用候车区、专属旅游巴士、酒店食宿折扣……每年“稻米节”前后,长白山都会为数以万计的“稻米”提供贴心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的聚会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八一七稻米节”活动策划人之一的侯彦宇告诉记者,“稻米”群体以高中生、大学生居多,他们到长白山Cosplay成故事人物形象,拍照打卡、互赠“拍肩”礼。即使日后走向工作岗位,他们也还会回访这里,找寻青春记忆。

  位于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镇的“稻米驿站”。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镇的“稻米驿站”。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两年前,由《盗墓笔记》官方授权的“稻米驿站”在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镇开门营业。集印章、购“周边”、写留言、拍照片……“稻米驿站”加深了粉丝们对于长白山的地域情感认同。

  “稻米驿站”内的旅游地图。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稻米驿站”内的旅游地图。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驿站内,一幅专属于“稻米”的长白山旅游路线图悬挂墙上,天池、锦江瀑布、地下森林、峡谷浮石林等知名景点连点成线。“Cosplay小说经典人物的同时,还能饱览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这感觉别提有多棒了。”第二次来长白山的广东江门游客陈思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东北亚生态屏障、东北三江之源,长白山拥有2500多种野生植物、1500多种野生动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不久前更是入选了世界地质公园,是海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传统景区兴起“跨次元”新玩法。上个雪季,“稻米驿站”旁建起了12米高的“云顶天宫”和7米多高的“青铜门”雪雕,一时间,“稻米”与长白山的双向奔赴铸就一段“文旅佳话”。

  小说、动漫、影视周边在长白山热销。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说、动漫、影视周边在长白山热销。新华社记者 司晓帅 摄

随着小说、动漫、影视等文化元素的加入,“以文塑旅”已成长白山提升吸引力的重要举措。不知不觉间,以文化打卡生态的“跨次元”新玩法在长白山区蓬勃发展。

  长白山天池景区游人如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白山天池景区游人如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十年弹指间,执念系白山。2025年,是属于“稻米”的第二个“十年之约”。和众多“稻米”一样,将于2025年参加高考的冯陈明睿也期待着下一次长白山之旅,“待我考上大学,明年8月17日一定再赴长白山向‘小哥’报喜。”

记者:司晓帅 姜明明 许畅

编辑:朱昊晨

新华社吉林分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