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上,提到“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5月17日的会议上,提出“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6月7日的国常会上,又指出“继续研究储备新政策去库存”,强调“对于存量房产、土地的消化、盘活等工作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

三次会议三次定调,把去库存抬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上。

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到了普通的刺激政策,比如降首付、降贷款利率。

但也有很多城市或是区县,开始探索实施一些很邪门,甚至说很难让人理解的政策。

比如之前提到的“先息后本”,首付比直接砍到7.5%,先住后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抵押贷等等。

6月7日,安徽芜湖也发布了楼市新政,其离谱程度也是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关通知文件中提到的措施很多。

在普通政策上,包括加大购房补贴、取消楼层差价限制,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落实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比较邪门的,就是“鼓励开发商探索购买部分产权的销售方式”。

什么意思呢?

举例来说,一套100平的房子,我可以先买40平的产权,剩余60平归开发商,我可以住进去,但这60平要付租金。

等到我有钱了,我可以把60平的产权再买回来,并且之前支付的房租可以抵扣购房款。

看到政策的第一眼,确实感觉不错,比降首付、先息后本这些方式来得实在。

可要是仔细想想,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如果剩余的产权在政府手里,那安全性还高一些,但如果在开发商手里,怕就是比较麻烦了。

现在房企,本就因为房子难卖而面临回款难的困境,说不准哪天就要爆雷。

如果购房者选择这种方式来买房,那么这40平的钱,到底是给自己买房还是给开发商填坑呢?

退一步来说,就算自己安安稳稳拿到了房子,可房子有一半的产权在开发商手里,开发商真的就只收个租金,然后老老实实地等着你过个五六年甚至十几年再来买吗?

我个人觉得不太现实,就像一位博主所说的那样,或许面临一个抵押的问题。

还有一点,哪天我想卖掉房子,怎么卖?

所以说,新政对购房者来说,确实是买房容易了,但里面有很多细节问题需要一个第三方来进行严格的把控,否则购房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芜湖新政中另外一个有关库存的就是“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

通知中是这么说的:

1、国有企业收购的存量住房可以转化为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2、退出公租房管理序列的房源,可以转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

3、支持国有企业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自主协商,适当收购部分在建未出售的商品住房,可以用作保障性住房。

这点就很简单明了了,就是国家队下场收房。

可国家队收房有两个问题,一是资金,二是面积。

不论是改为配售型保障房还是租赁性质的,都不是个赚钱的生意。

考虑到资金上的压力,就算是按7折来收,数量怕也是十分有限的。

面积上,保障房的面积通常不会很大。

就拿杭州临安区来说,其住建局在上个月发布《关于收购商品住房用作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商的征集公告》,其中对这批要收购的商品住房作出要求:

1、房源以整幢作为基本收购单位,同时单套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

2、收购房源需搭配一定比例车位,60平方米(含)以下的每套按0.6个车位比例配置,60平方米以上的每套按1.0个车位比例配置。

建筑面积不超70平,去掉公摊也就50多平,甚至更小,这摆明了就是公寓!

不难看出,国家队收房存在很大的限制,其作用可能和大家的心理预期有较大的差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话又说回来,现在任何政策消化库存都是存在难度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但面对高库存的现实难题以及高层要求的“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各地也不会坐以待毙,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刺激购房者买房。

政策的力度,将超乎想象。

最后劝一句:

普通家庭面对政策,切忌上头,多看看自己的钱包,多想想后续的还贷压力,多考虑考虑收入预期,然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