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熟悉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德川光圀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大名、水户藩的第二代藩主。他的父亲德川赖房是日本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将军的第11个儿子,他也就是德川家康血脉正宗的孙子。说起来,那个时代的大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子女扎堆般地多。德川赖房没有“正室”,却和七位女性之间生了26个孩子,其中11男、15女。

谁料,德川光圀的母亲怀孕时,德川赖房悄悄对一个家臣叮嘱说:“这孩子生下来以后,你就给我当水一样泼出去!”不知道这位家臣是出于一种善良的怜悯之心,还是具有一种政治风险投资的意识,在德川光圀出生以后,他居然没有按照藩主的要求去做,而是暗中把这个孩子放在自己家里面整整养育了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川光圀第一次和父亲见面,已经是他6岁的时候了。说出来谁也不相信,这个生下来就要被当作水一样泼出去的孩子,能够活下来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此刻却超越两个哥哥,进入了“接班人”——藩主后继人的序列。人的命运,或许就是被许许多多这样看似“无常”的因素左右着、挟裹着,然后踽踽前行的。

德川赖房对“接班人”的严格教育显然区别于对其他子女的教育。德川光圀7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德川赖房突然命令他立即前往刑场,把一个被处以斩刑的罪犯的脑袋取回来。风高月黑惊魂夜,充满血腥气味的刑场更让人不寒而栗。当看到儿子德川光圀十分勇敢地拎着一个罪犯的脑袋回来时,德川赖房高兴地奖励给他一把武士短刀。

德川光圀12岁的一天,德川赖房又出新招,命令他横渡“浅草川”,也就是今天东京的隅田川。上流顺流而下的是一具又一具那年因为大饥馑而饿死的人的尸体。家臣们看着德川光圀不断地用手推开死尸奋力前游,都十分担心他的安全。德川赖房却在对岸说:“如果他淹死了,就说明他将来也是一个没有用的东西,我一点都不后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德川光圀大吃一惊的是,当自己横渡浅草川游到一半的时候,父亲居然也从对岸下水游了过来,并且大声喊着:“这河水很浅的,你看看,只到我的后背!”当德川光圀上岸以后,父亲非常高兴,把前一段时间因为德川光圀表现不好而没收了的武士短刀重新还给了他。从此,德川光圀一生都佩戴着这把短刀。

进入青春反抗期的德川光圀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四处招摇嘚瑟,惹是生非,言行举止完全不像是水户藩未来的“接班人”。德川赖房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在德川光圀16岁那一年,亲自带他到热海温泉,父子俩就在温泉里面交谈。在旁边听着的德川光圀的老师小野言员感动得热泪盈眶,德川光圀却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渐渐地,德川光圀开始懂事了。真正让他发生变化的,是18岁时阅读中国司马迁的《史记·伯夷传》。他发现,伯夷和叔齐兄弟二人互相让位的故事与自己家中的事情有相似之处,自己既然身为“接班人”就应该好好做学问,不辜负老爷子的期待。从那以后,他开始热心研读历史,并且着手编纂“日本版《史记》”——《大日本史》。

德川赖房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死后,家臣们不要再跟着“殉死”。当时,家臣随主殉死,是一种社会时尚。德川光圀得知病重中的父亲有如此心愿,就极力说服与他激辩的几十位家臣。据史料记载:德川赖房看见儿子如此非常高兴,认为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道作业是在儿子手中完成的。他放心地走了。(2024年6月13日修改于澳大利亚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