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思想争鸣于华夏大地,有些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终被遗弃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还有一些思想,则被一直改进沿用至今,而这其中就包括“墨子”的墨家思想。

除了人们熟知的“兼爱,非攻”之外,墨子”拒绝亲亲,任贤纳才,思想超越于时代,宛如从现代“穿越”回古代一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子的思想如何影响着现代?为什么能和儒家思想一样,延续到今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才范围的广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在儒家文化中,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合理因素。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文化主要是围绕人和自身、人和集体、人和人、人和社会的道德关系展开的,德在其中占绝对主导地位。“能力本位”和“能”则在不同程度上被忽视了。

道家面对知识积累和返朴归真的矛盾,明确主张“绝学”和“为道”,他们认为智慧有害,因而否定人的智慧和能力,儒家道家文化对道德的重视和对能力的轻视被封建专制统治者加以利用,它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家站在发展生产以求人民之大利的立场上立论,提出了“反对亲亲,注重能力”的思想。墨子认为,国家之所以“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其原因在于“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所谓尚贤”就是任其德,所谓“事能”就是使其才。在选拔、培养和使用贤能方面墨子都主张反对亲亲,注重能力”,墨子说:“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事能,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子又说,古代圣王为政时即使是“农与工肆之人”,只要有能力,就举而荐之。如橱子伊尹为汤所举荐,劳工付说为武丁所推荐,由于真正做到能者上,不肖者下,所以才有圣王之治。

墨子说:“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首先,在选才和识才方面,墨子提出对贤者要通过各方面的考察,然后才能授予其适当的官职,量才录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在使用人才方面,墨子主张,要根据贤能的高低配以相应的职位,倘若不能量才录用,致使大才小用或小才大用,不仅是对人才的最大浪费,而且会造成重大损失。所以只有做到才资相称,职能相符,才会取得最佳效果。

再次,在人才管理方面,他主张给贤能者优厚的待遇,对贤能者“富之,贵之,敬之,誉之”:高子之爵,重子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不能在爵、禄、事三方面厚待贤者,那么,“爵位不高,则民不敬也;若禄不厚,则民不信也;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也”。并且,高爵、重禄、任事的作用不仅在于使贤能者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更可由此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是以贤者众而不背者京,此谓进贤”。

如果这样,将会形成民众争相进贤的社会风尚,出现人才辈出的可喜局面。最后,墨子特别强调要注意任职后效果,务必使“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资,量功而分禄”、如果它不称职,应立即废除,做到能举能废,能上能下。

«——【·以能选才·】——»

墨家“反对亲亲,注重能力”的思想具有“能力本位”的倾向。

首先,墨家尊贤、举贤的出发点和目的具有“能力本位”的倾向。春秋以前的社会,基本上是依据宗法血缘的,世卿世禄"制庭,周道亲亲”,立后以长不以贤”,由此可见,血缘的关系超过了才能的作用。

孔子也尚贤,但他是用举贤的改良办法来修正和补充传统的贵族世袭制,举贤不能违背“亲亲”的原则,举贤是作为“亲亲有术”的一种补充,孔子的举贤并没打破“亲亲”这一传统的宗法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墨子反对“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墨子要求有能则举,唯才是举,改变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其锋芒针对宗法的“亲亲”、“贵贵”制度和贵族等级制度,要求将“亲亲”、“贵贵”、“尊尊”的贵族官禄世袭制彻底推翻,代之以“贤贤”的尚贤制度。

其次,墨子举贤的范围也是和“能力本位”相同的。墨子提出了“举义不避贫贱”、“举义不避亲疏”、“举义不避远近”三条关于选贤范围的基木原则,其既包括了士君子阶层,也包括了生产劳动者阶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在农与工肆之中,有能则举之。”“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萌人”也都具备选拔资格。墨子将举贤的范围扩大至整个社会,主张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不辩贫富、贵贱、远近、亲疏”进行选举,“贤者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彻底打破了“骨肉之亲”的界限,这一主张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

并且墨子所谓的贤才,不仅指国家的管理之才,而且还包括有特殊技艺,一技之长的人。像“良医”、“良工”、“良宰”、“善御射之士”等所有能“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中国家百姓之利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墨子举贤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所有的人。墨子的选贤破除了等级的落限,对“策疏尊鄙之异”表示了明确的异议,强调从“农与工肆之中”选拔人才,以才能为唯一的尺度,具有平等的因素,是对宗法制世卿世禄的直接冲击,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颇具现代的思想·】——»

墨家反对亲亲,注重能力”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呈现出重要的意义。从当代中国的实践来看,除注重人和自身、人和人、人和集体、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之间道德关系外,其中的能力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容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健全和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主要表现为人对自身能力的依赖。因此,“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日益突出。

“能力本位”是一种现代思维方式,它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蕴含着“按能分配”的一种新的分配方式,它将为解决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提供基础,它可为我国组织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蕴含着一种现代管理方式——能本管理,可以说由人对权力的依赖(权本位)到人对物的依赖(钱本位)再到人对能力的依赖(能力本位)的发展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全社会要形成“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要改变人对权的依赖和人对钱的依赖,树立人对能力的依赖,唯有如此,社会才能进步,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1世纪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起步到成熟的时期,这就要求彻底转换依然存留的陈旧观念,培养人们开拓进取的精神。

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重德轻才,重行动轻效果,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要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既要德才兼备,又不要求全责备,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别具一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坚决抛弃论资排辈、迁就照顾、以及凭个人好恶选人等妨碍识别有才能的人的种种陈旧观念和偏见。要放开视野,拓宽用人渠道,要深化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人才辈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使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并真正体现在我们各方面的体制中。

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和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要缩短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和一整套办法,就必须制定和完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

应该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