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王凡

青白江,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因境内河流“清白江”而得名,这里有很多让人记忆深刻的城市名片。

岁月流逝,城市变迁,在短暂的六十余年里,青白江实现了由内陆地区向开放前沿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由老工业基地向港口城市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由工业“一枝独秀”到三次产业“春色满园”的历史性转变。在这里,书写着文明的发展历程,镌刻着创造的时代印记,诠释着现代化的发展轨迹,每一天,这里都在不断上演着产业能级进化、生态宜居建设、品质生活塑造的精彩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城市鸟瞰图。青白江区住建局供图

塑造产业高地新标杆

铸就现代北部之城新名片

产业是城市发展之基,自2013年青白江踏上产业调整之路,传统工业逐渐“关停并转”、新兴产业加速聚集成群,全区上下立足青白江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优势,积极主动作为,以三大产业功能区为主战场,以重大项目招引促建和产业生态营建为抓手,高效能推进产业建圈强链,高质量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连续5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区。

建强国际通道,加强国际交流。近年来,青白江依托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等多张“国家级”名片,助推成都建设建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助推四川打造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十余年间,一条条铁轨从这里向世界不断延伸,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联通境内外130余座城市,国际朋友圈不断拓展,有效助力双边经贸往来。

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围绕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中试产业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老工业基地“二次振兴”。以前沿科技为文旅产业赋能,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西南首个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以文化链接科技构建出全新消费场景,为新商业模式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写下新的注脚。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通过近年来的改革创新,营商环境已经成为青白江区的“金字招牌”。今年1月,青白江区发布《成都市青白江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200条措施》,在全市区(市)县中率先开启营商环境6.0建设时代。6.0版政策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准入准营、要素保障、政务服务、企业服务等14个重点领域,系统推出了200条具体措施,以更优的政策、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年2月,青白江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夜间施工许可“审批+监管”全流程“智能+”服务,实现夜间施工许可审批和监管双向联动,全流程闭环管理,办结时限由5个工作日变为1个工作日,最快可缩减至半天,切实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东山运动公园。青白江区住建局供图

构筑生态文明新典范

探寻美丽公园城市新注解

仲夏时节,青白江草木青翠,生机勃发,这里正在实施公园城市建设。

作为资历深厚的老工业区,青白江曾留给人的印象,一直是满满工业风的城市气质。如今,随着公园城市建设的加快推进,青白江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已风格大变,长流河公园便是最直接的“见证者”。漫步长流河绿道上,映入眼帘的是清澈的蜿蜒河水、静静的工业遗存,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时常还会惊喜地发现白鹭、野鸭、潜鸭、䴙䴘等多种水鸟轻盈地掠过。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丰富度,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优劣的一个指标,如今的长流河再现碧波清流、水鸟栖息的场景,成为名副其实的“水鸟天堂”。

城市公园里草木长青,“金角银边”创意多彩,“青白江蓝”成为日常,天晴之时遥望雪山。如今,青白江已累计建成城市公园5个,凤凰绿道、长流河绿道、陆港绿道等多条天府绿道共322公里,打造“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55条。全区绿化覆盖率达47.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6.79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01%,真正实现让“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绿色低碳生活走进群众日常,让“青山绿道蓝网”在青白江大地铺展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白江凤凰湖。青白江区住建局供图

解码品质生活新样本

塑造宜业宜居乐土新风貌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年来,青白江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统领下,在实践中以新发展理念为“魂”,以公园城市为“形”,把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全过程,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方协同,合作共赢”的多元化方式,把城市发展成果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美好生活体验。

公园城市建设要有高颜值,群众生活要有高品质。近年来,青白江持续推动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和民生实事走深走实,提升城市功能配套水平,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用实实在在的项目温暖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社区打造、公服设施建设、城市有机更新,蕴含幸福。华西附二院、成都医学院、成都树德等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竞相发力,合作共建。在这些高品质生活的具象化表达里,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足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从“好就业”到“就好业”,青白江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加大企业稳岗扩岗力度,坚持线上线下同步送岗,实现人力资源精准匹配,加快打造青白江就业品牌。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核心资源,青白江深入实施“红色薪火工程”,迭代升级“智汇陆港”行动计划,出台中试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政策;同时构建人才公寓等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用心用情厚植人才成长沃土,着力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体系。

近年来,青白江在城市产业能级提升、美丽公园城市建设、高品质生活区打造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实践探索,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座宜业宜居宜商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新城正强势崛起。未来的青白江,将是机遇无限的开放之城,创新涌动的活力之城,安居乐业的幸福之城。在这片热土上,将继续书写家园情怀的理想范本,呈现一幅立体生动的美好画卷,把生态宜居写在青白江大地上,让幸福荡漾在人民群众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