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2024年综评审核通过名单已经成立了,专业组4只有一个专业,那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计录取15名学生,但是目前根据要求,通过审核的人数是80人。根据综合评价招生填报情况,会提档低于录取人数的三倍,也就是低于45人左右,按照分数高低进行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如今通过综合评级专业组4材料审核名单的学生,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如果不填报综合评价的招生类型,是无法被中山大学综评录取的。今天小义主要是带着大家详细看一下通过中山大学综评专业组4的学生情况,毕竟要通过审核,学生的条件是必须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看完了,你们会觉得喜欢参加竞赛的学生多数是广中深,粤东西北基本上没有,就都是广东的学生,城市不同,进入高校的途径也不见得相同呢,还是有不少广东学生只能走高考这条独木桥的。

第一,大城市的学生有各种途径读名校

其实很多大城市的学生,读名校的方式可以是直接保送,外语类保送或者竞赛类保送,参加各高校的综评之类的,还有大部分参加高考。中山大学2023年专业组四通过名单的数据显示,80个学生,30个来自广州,20个来自中山,10个来自深圳,8个来自佛山,5个来自东莞,4个来自汕头,珠海,江门,韶关等都只有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个信息去看广中深的学生,其实更热衷于参加竞赛,或者希望多一条就读名校的机会,也从高中就开始努力了。参加竞赛除了需要学习好,家境也需要提供不少助力,学生需要补课,需要为参加比赛付出金钱,尤其是从小到大的补习班培训班都是巨大的投入,这些额外的付出,如果家里没钱,家长不考虑,孩子多半也不考虑。

所以说低分读名校,不一定是照顾农村地区的学生,更多的是给知道保送或者低分就读途径的学生准备的。

第二,粤西东西北的学生多数走高考这条路径读名校

仔细看通过信息学奥赛国奖一等奖的学生,基本上来自广州,中山,深圳,佛山,东莞等大城市的学生,就让人有一种粤东西北的中学,基本上不参加奥赛,只攻普通高考。当然了,也不是粤东西北的农村学校或者城市学校的学生不知道保送渠道,不知道有竞赛加持可以让自己低分读名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这些地区的学生家境不一定支撑得起自己去参加竞赛,或者学生的条件符合不了,无法参加竞赛,所以不能因为学生本身成绩不好,就觉得教育不公平,不均衡。很多县,也有竞赛的机会,但是能走竞赛的学生,一个也没有,水平跟大城市的学生对比是真的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也有人说粤东西北就算是最好的高中,也没有竞赛渠道,除了珠三角,广东其他地方的学校基本上没有这种渠道,所以也不能责怪学生资质不好,学校没竞赛渠道,学生也没办法。许多家庭无力支撑孩子参加竞赛,额外培训等,家长吃力,还不如直接让学生安心卷高考呢。

第三,珠三角教育资源好,也不奇怪

一部分觉得直接承认珠三角教育资源就是比粤东西北的好,其实不是什么难事。因为按照大体情况去看,珠三角近三四十年,集中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靠教育突围,子女也在珠三角,也重视教育。

相当于说以前每个县每一届高三前一百名都留在了珠三角,一些去了北经上海,父母本身就厉害,就跟普通人有差距,孩子集中享受到学校资源,家庭教育以后,能够脱颖而出的更多,也应该承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不得不说广东省其实也并不平均,也是大城市的学生更突出,粤东西北的学生也还是走高考这条路才能读名校的,当然了通过信息竞赛的学生,也多半是男生,80个人只有3个女生,只能说女生可能也有自己盲区吧。

【小义了不休】会持续分享全国高校信息,中考,高考,考研以及民办和公办学校,留学等教育信息,欢迎跟着我,一起了解全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