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弦交错,大、小提琴和鸣共奏岁月芳华!广州交响乐团2023/2024乐季第17场音乐会将于6月14日晚8点在星海音乐厅上演。届时,著名小提琴家、指挥家奥古斯丁·杜梅将携手广州交响乐团演奏贝多芬《F大调第二小提琴浪漫曲》,同时还将联袂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演绎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

本场音乐会由广州交响乐团与星海音乐厅共同主办。作为在指挥领域已有建树的老牌国际小提琴大师,奥古斯丁·杜梅将在当晚的音乐会中,兼跨指挥与独奏双重身份。他与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王健是相识30年的老友,自30年前一场合作后久未同台演出。此次二人将借助本场音乐会的契机,再一次在舞台上重逢,欲借弓弦之夜,带来一场音乐“老友记”。老友欢聚之余,等到演出下半场,杜梅还将执棒广州交响乐团,共奏贝多芬《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梅 x 王健

时隔30年,携手共同演绎新版本协奏曲

当晚的音乐会将上演三部世界名曲,分别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贝多芬的《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与莫扎特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贝多芬的《F大调小提琴浪漫曲》处处洋溢着典雅、优美且富有变化的旋律;而《降B大调第四交响曲》则以其优雅、活泼、轻松的气质引人注目,在琴与弦微妙的触碰中,可以感悟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记者发现,本场音乐会最大的亮点当属《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的微调整。这原是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中提琴所作的协奏曲。本场音乐会将其改为了小提琴和大提琴版本,由杜梅携手王健共同演绎。

也正是这一改动,促成了阔别已久的老友再度重逢。

两位艺术家各有特色,一位精通小提琴,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音乐理解力著称,另一位则擅长大提琴,以其温暖而富有表现力的音色赢得了全球乐迷的喜爱。杜梅年长王健20岁,出生于音乐世家,很早便名扬法国。除了小提琴家身份以外,他也以指挥的身份活跃于乐坛,常受邀指挥英国室内乐团、新泽西交响乐团、华沙小交响乐团和新日本爱乐乐团等。他在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公司录制的一系列唱片被评论界誉为“卓越的古典音乐艺术缔造者”。与杜梅一样,王健的音乐天赋也源自于家风传承的影响。他4岁跟随父亲学琴,年仅9岁,就被指挥家小泽征尔就称赞道,“这孩子是一个世界级的演奏家”;16岁前往美国耶鲁大学、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大提琴家奥尔多・帕瑞索,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与众多世界顶级乐团合作,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举行过音乐会,被誉为“最具东方文人气质”的演奏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指挥/小提琴:奥古斯丁·杜梅 。

二者同台的缘分可追溯至1993年法国蒙彼利埃的夏季音乐节。当时,25岁的王健声名鹊起,作为年轻音乐家的代表亮相音乐节,机缘之下受邀与小提琴演奏者杜梅、钢琴演奏者玛利亚·若昂·皮雷斯合作演出。

与杜梅的初次合作令王健印象深刻:“我们排练的时候一见如故,像合作很多年的老搭档,非常有默契,令人振奋而感动。”之后,三人组成的三重奏组合在欧洲进行了多次演出与录音,1996、1997年,三人合作的《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莫扎特钢琴三重奏》一经面世后随即名震乐坛,备受广大乐迷的喜爱与追捧,成了很多乐迷心间久久萦绕的美好乐章。王健也成为全球著名古典音乐唱片品牌DG第一位签约的中国音乐家。王健表示,自己在欧洲的音乐生涯正是杜梅与皮雷斯两位大师提携出来的。6月13日,两位“老友”还将携手做客“GSO音乐家面对面”,在星海音乐厅分享音乐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提琴:王健。

小提琴 x 大提琴

弓弦新奏带来不一样的莫扎特

莫扎特的音乐总能给人带来纯美快乐的感觉。尤其是这部《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原版以音乐对话的方式,充分展现出小提琴与中提琴这两种独奏乐器的特性,无论是二者的互动效果,还是音乐的整体深度,都堪称完美的契合。

而在本场音乐会上,两位演奏家将携手广州交响乐团上演的是小提琴与大提琴版本的《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全新的组合,将带来他们对于莫扎特不一样的全新诠释。

莫扎特从未专门写过以大提琴为主的音乐作品,一直让大提琴演奏者和爱好者倍感遗憾。王健坦言,《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是莫扎特众多弦乐协奏曲中,他个人最为喜爱的一部作品。如果能用大提琴来演绎莫扎特的这部经典作品,他感到非常兴奋和期待,所以当杜梅先生提出要与之合作演出这部作品时,他欣然接受。“这是我第一次演出这部作品,终于有一部莫扎特的作品可以用于大提琴演奏了,我希望以后也可以多多去演绎它。”

创新地用大提琴代替中提琴演绎《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其实非常考验演奏者的琴艺。王健分享道:“由于中提琴的声音比大提琴要高出一个八度,大提琴在演奏这部作品需要完全用中提琴的音高进行演奏,从技术角度而言,这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同时这样演奏的效果又很好,可以让观众听到一些平常的大提琴音乐中比较少见的声音,我觉得很有意思。”

采写:南都记者 吴凤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