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不仅是一个很诱人的好字眼,更是一种人所向往的好现象、好状态、好境遇。它表达着很难发生的好事情竟然发生了,或是很难得到好东西居然得到了,抑或是很难出现的好结果意外出现了。它代表着好运气,包含着好机缘,呈现着好气象,犹如喜从天降,也似幸福不请自到地来敲门,让得到者欢喜与激动,也叫他人易生羡慕或嫉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凡正常的人,尤其是那些身处逆境和低谷的人,无一不是盼望窘境的局面早日扭转,期待着不满的现状尽快褪去,指望着心生的愿望一一变现,盼望有奇迹的发生,希望有一个又一个的幸运降临身边。为了表达出这种虔诚和强烈愿望,有些人还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寻庵访寺,求神拜佛,祈求保佑。

可现实的情形是,有些人能够要云得云、要雨得雨,顺风顺水;有些人虽然时来运转过、意外惊喜过,但好景却不长,甚至还变得每况愈下或是一落千丈;有些人只是一味地盼望,却被动地等待,不愿付出任何的努力,结果总是浑浑噩噩,平平庸庸,甚至老在暗淡中徘徊、在艰难中度日,而且唉声叹气不断,借口和怨言多多。

给人的印象是,幸运似乎很势利,对不同的人作出了三六九等的对待。

(一)

一位好友,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生,家庭条件清寒得超乎想象,父母智力障碍者、弱能,还弱情,祖辈全是文盲,他自己的天赋也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也无任何可以依靠的亲戚,且还生长在偏僻遥远的山村。依常理,这种恶劣的成长环境能把他磨炼得自食其力和成家立业就算是不简单的事了。可他居然一路“逆袭”,实现了“屌丝”的华丽转生,成长为国内一名牌大学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出版了一大堆,成了所在学术领域名副其实的带头人,享有崇高的威望,想拜其师者如云,想请其作报告和讲学者排队。

他与我谈及过,在别人眼里他无疑是个幸运儿,比他各方面条件都要好的人难以获得的成就或是难以拥有的荣誉与光环他却获得了。他之所以这么幸运,得益于他从小养成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丑、不怕吃眼前亏的习惯,先天不足勤学习,外在缺乏勤努力,始终朝着改变不满的现状而奋斗,把自己打理成遮风挡雨的屋檐,逼自己长成可堪千磨万击的钢铁,将自己垒成自己的坚强后盾。

从小他就学会了自强自立,所有的家务活和农活他都干过,山里能变钱的小买卖他都变着法子去做过。他总是忙里偷闲多争取时间和机会复习功课,在幼小的年龄不仅务农务得像模像样,学业成绩也是在同学中名列前茅。高考政策恢复后,他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更是惜时如金,用时精当,一边认真地对待每门功课,一边靠当家庭教师、假期打工和社会兼职获取报酬以保证学业和生活的基本支出,还在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两百余篇,每年获得的稿费就有上千元。大学和研究生学业的完成,他不仅没有家庭的援助,相反他还拿出钱来支持父母的生活。待到毕业时,许多同学为找理想的单位而发愁,而他因为各门功课成绩优、实践活动优、毕业论文优,并有成篇成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成为了招人单位的“抢手货”。

向真、向善、向美、向知、向富、向高、向上,他不断地努力改变和提升自己,养成了谦虚、好学、用心、勤奋和诚恳的习惯,幸运之神对他格外青睐:在校读书时总是得到老师的喜欢、指点、关心与鼓励,参加工作后总是得到单位领导的信任、栽培和同事们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在与人交往中也总是得到欢迎、接纳、尊重和赞许。由此,他自己也变得自信满满,学什么会什么,做什么成什么,想什么得什么,走到哪里都是风生水起。

(二)

因为城市的扩展,城郊的阿三怎么也不曾想到的是,他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大富翁,获得了近两千万元的补偿。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人,平时就是靠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养家糊口,一下子得到这么多钱,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幸运,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他为此兴奋和激动了好长一段时间。他完全可以趁势而上,拿出两百万甚至五百万元再在城中买套新房,然后拿余下的一千多万元用来日后的发展,往后的生活必定是越过越红火、越过越有滋味。

遗憾的是,他不仅没有这么做,而是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不是花天酒地,就是打牌赌博,没到一年时间,他所得的补偿款就所剩无几,从此之后,他柳暗花明的日子便急转直下为穷途末路,不仅变得穷困潦倒,而且让曾经羡慕或眼红他的人笑话起来。

应该说,阿三幸运过,因为凭着他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他家的祖业,他碰见了别人难以遇见的意外惊喜。但阿三又是可悲的,幸运来了他没有好好地待见,他戏弄和亵渎了幸运,幸运便很快戏弄和亵渎了他,幸运之神便在他眼前闪了闪光就离他远行而去了。

(三)

高中时的一位同学,智商真的不错,平时没看他怎么用功,但每次考试的成绩却比其他的同学要好,应届毕业他便考上了大学,只是大学的牌子没有那么响亮。

由于对所上学校的不满,他的大学生活整个儿就是吊儿郎当、稀里糊涂。每天睡懒觉,上课不用心,下课就想着玩,周末就到同城大学里的老乡中去混吃混喝还混睡。自己的衣服穿脏弄臭了,不是自己去洗,而是常常把其扔在他认为是他好友的床上,然后穿着好友的衣服扬长而去。几年大学下来,他居然多门功课挂科,毕业证书都没有得到,只混了个肄业。

别的同学都分到了城里工作,他却被分配到了家乡的一个乡镇。他似乎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有点无地自容,却不反思自己为什么落到这种境地,而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不好好地上班,不好好地做人,相反却与社会的烂仔一起干起了偷鸡摸狗的行当。东窗事发后,他被抓进了监狱。在牢里,又不好好接受改造,却想着法子越狱逃脱。他成了被追捕的逃犯,到处东躲西藏,流窜作案,罪孽越来越深。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又一次被抓,旧账新账一起算,罪加了几等,过去十几年了,现在还在牢狱里没有出来。

依常理,像他这种禀赋,只要平时注意思想改造,稍加努力,他不仅可以变得人模狗样,而且完全可以好运连连的。可惜,他一点也不学好样、不去努力,硬是从一棵“好苗子”活生生地演变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社会“渣滓”,真叫人扼腕叹息、唏嘘不已。

(四)

以上三人的不同人生态度而导致的不同结果,又让我们明显地感受到:这世界,哪有什么一步登天,其实都是跬步千里、水到渠成;哪有什么一气呵成,其实都是百炼成钢、熟而生巧;哪有什么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乘时乘势;哪有什么一飞冲天,其实都是蓄势待发、行远升高;哪有什么一举成名,其实都是苦读寒窗、默转潜移;哪有什么一本万利,其实都是精打细算、积少成多;哪有什么一蹴而就,其实都是日积月累、功到而成;哪有什么一通百通,其实都是学思感悟、融会贯通;哪有什么一炮走红,其实都是先谋后动、强基固本;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其实都是劈波斩浪、排除万难;哪有什么一路顺利,其实都是披荆斩棘、爬坡过坎;哪有什么一劳永逸,其实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幸运的名字,其实就叫努力,就叫奋斗,它并不势利,它只是原则分明,只垂青于永远努力的人,让奋斗者不断遇见美好、不断靠近想要的未来。

当然,努力,并不等于一味地蛮干,不是简单的重复,也不是只顾埋头拉车,不看前进的路,更不等于偷工减料和投机取巧,而是始终朝着心中的目标,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积极态度,经得起挫折和打击,耐得住寂寞和冷清,带着耐心和毅力,带着经验与教训,带着方法与技巧,不虚度光阴,不抱怨,不责怪,不泄气,不自弃,做到心如止水却又满腔热血,做到安安静静而又精耕细作,把坚持当着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久久为功。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如果真心地盼望着一个又一个幸运的降临,那么就请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地学习,努力地工作,努力地对待自己所作的选择,努力地善待自己和他人,在职在位在状态,尽心尽力尽职责,学会没有优势,自己造优势;没有资源,自己找资源;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没有靠山,自己当靠山,努力到自我感动,努力到无能为力。

因为,努力是水,它浇灌着成功之花;努力是灯,它照亮着人生之路;努力是桥,它连通着理想的彼岸;努力也是神,它能让人越努力越幸运。

作者简介:

肖凌之,笔名石川,一个曾在繁忙的机关工作之余还坚持写作的公务员,中国作协和湖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旅游报》《湖南日报》《新湘评论》《湖南文学》《湘江文艺》《文艺生活》等报刊,著有随笔集《人生如字——谐音字趣谈》(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