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很自然就在业界和公众中引发巨大震动,也让消费者对日本一向以质量和诚信著称的汽车产业产生质疑。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向对本土企业呵护备至的日本政府敢于揭露企业的丑闻呢?这背后又折射出日本汽车产业怎样的现状与未来?

1.

首先,我们要看到,日本国土交通省敢于曝光车企造假,一方面源于其监管责任和维护公平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目前日本汽车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助推日本车企快速成长,打入北美、南美、亚洲等全球主要汽车市场。

如今,日本已拥有丰田、本田、日产等一批世界级汽车品牌,构建起从整车制造到零部件供应、从本土生产到海外布局的完整产业体系,在全球汽车版图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正是借着这样雄厚的产业根基,日本政府才敢于较真碰硬,对违规企业严惩不贷。

反过来,车企造假丑闻一旦曝光,虽然短期内会对其声誉和业绩造成冲击,但凭借多年积累的品牌美誉度和技术优势,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第二呢,近年来频频曝出的丑闻已给日本政府敲响警钟,如果不及时遏制违规乱象,任其发展,日本汽车产业的根基终会被掏空。

本世纪初丰田“刹车门”、高田气囊等事件已让日本车企饱受质疑,2017年神户制钢所数据造假更是震动日本制造业。

种种教训表明,一旦日本车企在海外市场露出破绽,其他国家绝不会仁慈以待,而是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压。

日本若想维持汽车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就必须扼住行业内的歪风邪气,防微杜渐,决不能让质量造假、数据作假成为惯例。

通过集中曝光一批违规案例,日本政府传递出严监管、治顽疾的强烈信号,有助于从根本上规范企业行为,重塑行业生态。

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点,随着新四化趋势的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日本车企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新能源、智能化、网联化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日本车企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抢占创新制高点,提升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中国、美国、德国等汽车强国也在发力转型,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车企异军突起,对传统汽车巨头形成冲击。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本车企不进则退,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在智能制造、数字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而数据作假、监管缺位只会拖慢企业转型的步伐,侵蚀其国际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严格的执法和监督倒逼汽车产业升级,正是日本政府在为车企的长远发展"清障铺路"。

4.

最后一点呢,就是,日本政府对本土车企亮“红牌”,也是为树立行业标杆、重塑国家形象。

一个现代化国家要获得国际社会尊重,不仅要有一流的经济实力,还要有严格的法治环境、透明的监管体系。

日本虽然是全球汽车制造强国,但是多年来产品质量问题、企业违规事件时有发生,暴露出监管缺失、法治不严等深层次问题,给“日本制造”蒙上阴影。

对于一个积贫积弱、百业待兴的国家来说,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选择性放纵、采取掩耳盗铃的做法或许还情有可原,但对于日本这样成熟的发达经济体而言,建立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形成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更应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只有“亮剑”斩断歪风邪气,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革除弊端,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才能不断提升。

总结一下就是,这次日本国土交通省集中曝光车企造假丑闻,看起来严厉,其实则反映的是日本汽车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型升级需求,当然也体现了日本政府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的远见卓识,有利于日本车企直面问题、修正偏差,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希望企业们都能在诚信经营、合规管理等软实力上持续发力吧,毕竟信任一旦崩塌,要重建就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