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药物故事

黄柏善清下焦之热的故事

[时珍曰]: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如石,脚腿裂破出水,双睛凸出,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治满、利小便、渗泄之药服遍矣。予诊之曰:此乃奉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洁古老人言:热在下焦,但治下焦,其病必愈。遂处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药,黄檗、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入桂一钱为引,熟水丸如芡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少时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状,溺如爆泉涌出,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内经云:热者寒之。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檗之苦寒泻热、补水润燥为君,知母之苦寒泻肾火为佐,肉桂辛热为使,寒因热用也。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檗木“发明”

中文释义

中文释义

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话说在长安城里,有个富商名叫王善夫。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小便都尿不出来了,肚子胀得像个大石头,腿也肿得跟萝卜似的,还流出黄黄的水。他的眼睛也凸出来,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简直活受罪啊!王善夫试过各种治肚子胀、通小便、渗湿利水泻下的药,但都没啥用。后来,他听说了神医李时珍,就赶紧去求医。李时珍一番望闻问切后得知,原来王善夫特别喜欢吃山珍海味,从来不吃那些粗粮素菜。李时珍就笑了:“你这是吃得太好了,营养过剩,身体里都是热气,把肾水都烤干了,小便就出不来了。”李时珍想了想,记起张元素曾说,热在下焦,就得治下焦。于是,他拿起笔,开了个药方,主药就是黄柏,一种长在北方、特别苦寒的药。他还加了一些知母和肉桂。他告诉王善夫的家人,赶紧按这个方子做药丸子,然后让王善夫每天吃。没过多久,王善夫就觉得下身像火烧刀刺一般,突然“哗”的一声,小便像洪水一样冲了出来,把床下都冲成了水沟!一下子,他的肚子就不胀了,身体也恢复了正常。李时珍也告诉大家,治热病就得用寒药。黄柏能补水润燥,知母能泻火,肉桂能引导药性。这就是寒因热用的治法,从那以后,黄柏的神奇药效就在民间传开了。

黄柏得名

黄柏入药历史悠久,在古籍中具有多种别名,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本草经》中的“檗木”,文中描述其主“五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创”,并记载其别名“檀桓”。随着历史的演进,黄柏的别名逐渐丰富,陆续出现了“黄檗”、“黄蘗皮”等称谓。至明代,《本草纲目》对黄柏的命名进行了详细的辨析,指出“黄檗”为其正式名称,而“黄柏”则是俗名或省写的结果。在现代,黄柏的“黄蘗”之名多被简写为“黄柏”,这一变化既体现了汉字书写的简化趋势,也反映了黄柏在中药材中的重要地位。如今,“黄柏”这一名称因其简便易记而被广泛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柏简介

黄柏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柏为芸香科乔木植物黄皮树或黄檗的树皮也称檗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黄柏是在种植15—20年才能采收的,每年的5月上旬至6月上旬,是黄柏的适宜剥皮时间。剥皮方法包括半环剥、环剥以及砍树剥皮等多种方式。在选取剥皮的植株时,应优先选择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的个体。剥皮过程中,需用刀在树段的上下两端围绕树干各割一圈,然后再纵割一刀,但切割深度需严格控制,以免损伤到树干的形成层。剥下的黄柏树皮趁鲜刮去粗皮后,需先进行半干晾晒。待其半干后,再叠成堆并用石板压平,以便于进一步晒干至全干状态。

黄柏产地

黄柏产地

在产地分布方面,川黄柏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湖北等地,同时在湖南、甘肃、广西等省份也有一定分布。而关黄柏则主要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此外,内蒙古、山西、河北等省份也有其分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区别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区别

看外皮特征

看外皮特征

关黄柏的外皮相对较厚,通常在入药前需要刮去。尽管刮得很仔细,但仍会残留一些灰白色的皮,这些皮非常柔软,用指甲轻轻划过即可留下痕迹;而川黄柏的外皮则较为薄,一般不用刮去。即便刮皮,也容易找到残留的褐色薄皮。

看内表面色泽

看内表面色泽

观察两者的内表面,可以发现关黄柏呈现出黄色或黄棕色,而川黄柏则呈现为暗黄色或淡棕色。

看切面纹理与颜色

看切面纹理与颜色

进一步观察它们的切面,关黄柏呈现出鲜黄色或黄绿色,细密的横纹非常明显。而川黄柏的切面则是深黄色,横纹相对不太明显,但细密的纵纹则较为明显。此外,关黄柏的颜色相对川黄柏而言更为浅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柏的真伪辨别

黄柏的真伪辨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些地区可能会使用小檗科小檗属和十大功劳属多种植物的树皮层,去掉栓皮代黄柏用,习称山黄柏或土黄柏。

它们与真正的黄柏在外观和质地上存在差异,如厚度、颜色、纹理等:山黄柏或土黄柏呈较小的薄板片状或卷筒状厚1~2毫米,外表面棕黄色,两面均显纵顺细丝纹,质轻松脆,易折断,断面黄绿色,不呈层片状,放大镜下观察呈规律的长方格状,格内空虚如网眼。此外,还有其他树皮被染色后冒充黄柏的情况。

为了鉴别真伪,我们可以采用口尝的方法。真正的黄柏味极苦,用热水浸泡数分钟后,用手触摸会有滑腻感,而伪品则往往不具备这些特征。

黄柏的性味功效

黄柏的性味功效

中医认为黄柏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痹,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三黄”清热有区别

“三黄”清热有区别

中药界里的“三黄”是指中医临床最常用黄芩、黄连、黄柏。三者都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苦寒药,皆可用治因湿热或热毒火盛所致之证,临床常相须为用,以协同作用,但它们却有自己所针对的病症:

壹:黄芩

善于清肺热及肝胆的湿热,尤其针对清中上焦的湿热,治疗因肺热所导致的咳嗽痰多的症状,以及中上焦内热过盛而出现的烦躁口渴,面赤唇燥等病症。

贰:黄连

善于清中焦湿热,疗效极佳,清热燥湿的功效远远大于黄芩,尤其是对可以有效治疗胃热引起的不适,起到和胃止呕,清胃热的效果,还可以治疗心火亢盛所致的神昏和烦躁。

叁:黄柏

主要针对的是下焦湿热,清下焦热火。对肾脏和膀胱的湿热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善于治疗大肠湿热所致的泻痢,还善于治疗妇科湿热带下和男性遗精。

黄柏的配伍应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湿热泻痢

常与白头翁、黄连秦皮同用。

湿热黄疸

多与栀子、茵陈、大黄合用。

湿热带下色黄

常与芡实、车前子、白果等药物共施。

湿热足膝肿痛

可与苍术、牛膝、薏苡仁等药同用。

痈肿疮毒

与黄芩、黄连、栀子煎汤内服,或单用本品研末配鸡蛋清调敷,均能达到良好效果。

湿疮瘙痒

与苦参、白鲜皮、蛇床子等药材合用。

痛风

痛风患者急性期多为湿热型的,少数寒湿型的日久也会化热,常用四妙散、四妙丸等,而黄柏为其中的主药,故临床上可以用黄柏配伍治疗痛风症。

黄柏的方剂应用

黄柏作为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之一,以其独特的药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成为了湿热证治疗的重要药材之一,在多种方剂中均有广泛应用,如二妙丸、三妙丸、四妙丸、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等,这些药物在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均有收录。

例如:在千年传承的清热燥湿经典方剂二妙丸中,黄柏被尊为君药,其在治疗湿热证,特别是湿邪重于热邪的证候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黄柏的综合利用

黄柏的综合利用

1:用于制作美容护肤品,如黄柏面膜、黄柏洗发水等

因其具有很好的燥湿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美容护肤中。可用于治疗因湿邪引起的皮肤问题,如湿疹、痤疮等,黄柏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减轻病情,改善皮肤状况。

2:用于保健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如黄柏茶、黄柏胶囊、黄柏牙膏等

黄柏其因的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等常见疾病,也可用于缓解因热毒引起的口疮、牙痛等症状。

黄柏的现代药理作用

黄柏的现代药理作用

现代研究表明,黄檗树皮和黄皮树的树皮均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及其他化合物,如小檗碱、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巴马汀、蝙蝠葛碱等,此外还含有黄柏酮、黄柏内酯、白鲜交酯、黄柏酮酸等多种化合物。而新鲜黄柏叶中则含有黄柏苷和黄柏素。

抗菌作用

抗菌作用

黄柏中的小檗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效果,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同样具有抗菌作用。

降压作用

降压作用

黄柏通过注射给药可以产生显著且持久的降压效果,这种降压作用被认为是中枢性的。进一步研究表明,黄柏碱经过化学改造后合成的化合物(昔罗匹林)同样具有迅速且显著的降压作用。

抗真菌作用

抗真菌作用

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其效果甚至超过了制霉菌素,但对白念珠菌的抑制作用稍弱。

镇咳作用

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油具有镇咳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香叶烯。

抗滴虫作用

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在适宜浓度下对阴道毛滴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抗肝炎作用

抗肝炎作用

黄柏煎剂对乙型肝炎抗原具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的治疗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能够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显示出对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

抗溃疡作用

抗溃疡作用

黄柏提取物对多种原因诱发的大鼠胃溃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其他作用

其他作用

黄柏碱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

黄柏的民间偏方

黄柏的民间偏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黄柏,民间流传着众多单方与验方:

关于黄柏,民间流传着众多单方与验方:

① 中耳炎

取露蜂房30克、黄柏(焙)15克及枯矾10克,共同研成细末并混合均匀。使用双氧水清洗患处脓液后,将药末轻轻吹入耳内,每日两次。

② 口腔溃疡

黄柏15克、青黛9克、干姜10克,此为一日所需量,共同研成极细末。将此细末外搽于口腔黏膜处,每日2至3次。

③ 结膜炎

黄柏30克,野菊花15克,加开水250毫升,浸泡两小时后,用纱布过滤,外敷或洗涤患眼,每日两次。

④ 外阴瘙痒

黄柏20克、蛇床子15克、地肤子20克,加水煎煮至1000毫升。过滤药液后加入枯矾30克,用此药液擦洗或浸浴患处,每次15至20分钟,每日两次。

⑤ 关节炎

黄柏、苍术各取15克,加水煎煮。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⑥ 痢疾

黄柏50克,黄连10克,共研细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服两次。

⑦ 脱发

黄柏、当归各取60克,侧柏叶、桑椹子各12克,焙干后研成细末。用蜂蜜调和成丸状,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9克,早晚各一次,20天为一个疗程。

⑧ 疮疡

黄柏研成细末,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然后用麻油调药末涂于患处,每日两次。

虽然这些偏方在民间广为流传,但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确保用药安全。

使用注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黄柏性寒味苦,脾胃虚寒者,服用黄柏可能会加重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

孕妇禁用:

孕期服用黄柏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流产等严重后果。

过敏体质者慎用:

部分人群可能对黄柏中的某些成分存在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①黄柏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与普萘洛尔合用可能会导致血压过低,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②黄柏与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血液中强心苷的浓度,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心脏疾病的治疗。

总之,在使用黄柏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选择,并遵循医师的指导。同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

钟碧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 主管中药师

梅全喜 主任中药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药学部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聘教授、药学部学科带头人、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会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图片来自摄图网,李时珍采药图为香港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2D班梁碧瑜同学手绘。本文为“PSM药盾公益”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药学部 钟碧莲 梅全喜

审核编辑:荆州市中心医院 药学部 刘开飞

美术设计:EBLAST 刘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