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活动现场,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队员向南坛小学的学生们介绍革命“五老”的红色故事。

东南网莆田6月13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通讯员 俞书楠 黄愉晴 文/图)日前,莆田市“老区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进校园”暨“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活动,在“八闽巾帼英杰,妇女解放先驱”苏华的故乡——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官林村举行。

“姐姐,姐姐,这个照片墙上的老爷爷是谁呀?”“这位老爷爷是仙游县潭头村的一名老交通员,他叫王永灯……”在“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阶段性成果展上,南坛小学的学生们纷纷询问照片墙上的人物是谁,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的队员们则耐心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每一位革命“五老”的红色故事。队员们通过主题宣讲、红色故事分享等,将老区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校园生活,让学生们亲身感受老区人民的英勇奋斗和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的队员们参观苏华故居

当天,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的队员们还参观了苏华故居,并采集了老交通员黄贤妹的红色记忆。据介绍,黄贤妹是苏华同门同宗的族亲,在苏华的带领下,黄贤妹13岁就走上革命的征程。作为一名交通员,她的任务是为组织传递信息和运送物资,并在组织开会时负责警戒,防止敌人突然袭击,确保党的机密不被泄露。

据了解,采集完老交通员黄贤妹的红色记忆后,持续两年多的莆田市“携手革命‘五老’,追寻红色记忆”大型公益活动将暂告段落。该公益活动于2022年5月15日正式启动,两年多来,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深入22个革命老区镇、32个老区村,行程累计1万多公里,成功记录和整理了36位革命“五老”的红色记忆,并举办了30次全媒体传播活动,助力老区乡村振兴。

两年来,大学生志愿者们记录和分享了大量珍贵的文字和影像资料,累计点击量达上百万次,活动至今已吸引了200多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加入。“时光小分队”还探索出了一套红色记忆采集与传播综合服务的新模式,涵盖革命史料抢救、保护与传播公益链条的所有关键节点,提供了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范本,为红色遗存的守护输出了宝贵经验。该团队的调研作品《老区红色精神不老,艰苦奋斗基因永传——以莆田老区革命“五老”口述历史记忆与传播为基础的调研及实践》获得了2023年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赛二等奖、省赛特等奖,和全国100件“最具感染力作品奖”。

莆田学院“时光小分队”现任队长张荣耀告诉记者,通过深入革命老区采集了解革命“五老”的红色记忆,他了解到历史的厚重,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精神。“通过实地探访革命遗址,我能够直观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不易,理解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将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进取,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张荣耀说。

莆田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莆田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老区精神沉淀着红色基因,官林老区村是革命先辈苏华同志的家乡,苏华是福建的革命功臣,被誉为‘八闽巾帼的英杰’,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此次活动在这里举办对下一代感悟理想信念,弘扬老区精神,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很有意义。”莆田市老促会副会长宋颖说。

(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