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不详,遇日则强”,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民在听到“日本”这个词,就不由自主地咬牙切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怪国人对日本的情绪这么大,细数曾经日本人在中华大地犯下的罪行,731部队、南京大屠杀、东北移民等活动都是建立在中国人的生命上进行的。

没有哪一个中国人能够不握紧拳头,看到日本人都会脱口而出:日本鬼子。

然而近年来,很多平台开始将“日本鬼子”这个词设为敏感词,只要写出这个词就会弹出提醒。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动了谁的蛋糕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平台禁用“日本鬼子”

日本虽然只是一个弹丸之地,但日本人的野心从来不小,从明朝时期就开始幻想着入侵我国,侵占我国领土。

那时中国人民还叫他们倭寇、倭奴,为何后来改叫日本鬼子了呢?这一称呼的改变要从甲午战争开始说起。

当时清朝已经出现了颓势,西方列强纷纷加入分蛋糕的行列,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的日本也抓紧了机会。

先是派遣一些人到我国内打探清朝的实力,得知清政府的武器仍然还是落后的长矛大炮时,他们直接派遣几艘木船来叫板。事实如他们所料,清政府寄予厚望的北洋水师不堪一击,最终全军覆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受到明朝军队痛打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他们张狂地要求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肆无忌惮地瓜分着我国的领土和利益。

甚至他们还嚣张地当着各国记者的面给当时的清政府代表团出了一个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上联是吹嘘自己兵强马壮,战力超群,同时还显示着自己的文学才华,说完要求清政府代表团马上给出下联。

清朝官员感到有些尴尬,打是打不过你,但对对联是你从我国学走的,你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不过当时中日战力悬殊,他们也是不敢怼的。

关键时刻,李鸿章站出来对出了下联: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流传开来后,民间开始用小鬼称呼日本人,还衍生出了鬼子等称呼。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西方列强都是入侵的恶魔,长相还很像鬼,因此对他们的称呼多是“西洋鬼子”,日本人同样令人深恶痛绝,于是“日本鬼子”“小日本”等称呼逐渐传播开来。

在抗战时期,日本人在我国展开“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烧光、抢光、杀光,利用我国人民进行新兵射击训练、杀人比赛、细菌实验等,更让我国人民加深了他们是魔鬼的想法。

可以说,从此“日本鬼子”成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统一的称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如今科技发展快速,信息网络也逐渐发达,人们可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抒发自己的感情,或者展露自己的才华。

这些平台刚发展时,审核是比较宽松的,各种信息都能发,因此各种信息良莠不齐。但随着国家对于网络上信息的监管变严,很多平台也开始设置敏感词,“日本鬼子”这个词就是其中之一。

有网友表示,在一些文章下面的评论区表达对日本人的不满,其中带有“日本鬼子”的词语就没有什么点赞,怀疑是被平台限制了。

其实这样的观点是比较偏颇的,没有人点赞可能是别人不赞同楼主的观点。不过敏感词确实是存在的,一些文章中含有敏感词,就会受到一些限制,这在自媒体领域中非常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动了谁的蛋糕?

虽然日本和德国等法西斯国家在二战中战败了,但是日本一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德国总理跪着求原谅时,日本还试图美化侵略战争,在本国的教材中歪曲历史事实,甚至将这样的思想传播到国际上。当我国人民控诉日本的残暴时,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觉得是我国在无理取闹。

更令人愤怒的是,不仅是在国际上传播错误的思想,日本还试图从我国内部瓦解,威力最大的就是文化入侵。

1980年,日本赠送给我国一部动画片《铁臂阿童木》,一经播出马上就掀起一阵收视狂潮,让当时的电视台很是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当时附赠的日本品牌商业广告意味着什么,也猜不到日本为什么会赠送这样一部好作品,以为这只是日本打开市场的一种手段。

等守在电视机前看这些日本动画片的孩子长大后,对日本文化了如指掌,逐渐忽视我国传统文化后,日本的用心才逐渐显现。

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日本文化影响,不仅对日本产生了向往,甚至还想抹黑自己的祖国,去年在日本饿死的硕士王懿就是典型之一。

王懿在国内是天才少女,19岁就考取了硕士学位,然而她为了去日本骗了亲戚20多万,不惜与父亲断绝关系,到日本后才发现日本根本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美好,钱花完了最终饿死在廉租房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前几天受到热议的大理女孩头戴“日本必胜”头巾事件,明明是中国人,却要戴着象征“武士精神”的头巾在街上耍威风,还挑衅路人被两名男子教育。

明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却硬要说自己是日本人,以为日本人的身份就高人一等。

有人对国内批评日本“文化入侵”的声音提出了质疑,觉得这并不是入侵,而是优胜劣汰,自己的传统文化吸引不了年轻人,所以首要的不是批评他国文化,而是要加强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其实这话说得也没错,但他们小看了日本文化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日本的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日本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后来又提出了“全球混血”计划。

具体做法就是在全世界各个国家输出日本文化,不仅在中国建立日本人学校,越南、蒙古、泰国、韩国等都有,这些日本人学校所有学生、教师都是纯正的日本人,连清洁工和厨师都是日本人。

这些日本人学校不受当地政府管辖,高度独立。而这些日本学生不仅学习本国文化,还学习当地的风俗、文化,方便融入当地,进行通婚然后同化身边的人,他们的下一代自然而然拥有了日本血统,也认同日本文化,从而将日本文化传播更广。

有了文化认同,那么民族认同还远吗?为什么“日本鬼子”这个词被禁止,到这里是否就能找到答案了呢?

明显是动了日本的蛋糕,阻碍他们传播自己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为何有如此大的争议?

而“日本鬼子”被禁后,引发了一些争议,主要还是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一些人认为绝对不能原谅日本,不仅是曾经血淋淋的侵略事实,还有如今的文化入侵侵蚀我们祖国的花朵,都表明日本贼心不死,我们决不能放任不管。

而一些人则认为犯错的是曾经的人,不应该迁怒于现在的人。

如今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如果我们还沉浸在过去的仇恨中,拒绝国际合作,那势必会让我国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为了发展,国家也在有意识地降低这类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们已经吃过一遍,所以我们不能为了一时之快而错失发展的机会。

实际上,平台也是听从上面的指示,一个平台设置敏感测试平台规则,但若是多个平台都是这样的标准,那么就是上面的规定,从中也能看出国家的态度

国家的做法我们也可以理解,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不能原谅日本也只是强调勿忘国耻,发展自身实力,而不是死扣复仇情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鬼子”这类词涉及的是政治、文化、商业等多个方面,禁止肯定是有综合的考量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只有努力发展自身,警惕任何不良势力渗透,勿忘国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