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文化探索节目目前正在江苏卫视热播,在上周五播出的节目中,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相继前往济宁、泰安、淮安,探寻大运河上古人水利智慧结晶和现代水利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顾历史,我们从未停止过与水打交道。一代又一代的治水先贤们对抗洪水、引水灌溉、重塑河川,使得人类水利智慧不断迭代,文明不断生长。 有着“水脊”之称的济宁南旺镇是运河全线最高点,若遇旱季不仅会遭遇“有河无水”的情况,更会让整条大运河被一分为二,贯通也因此成为空谈,那么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节目中,单霁翔、西川、张谨、张鹏先后探访了济宁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泰安戴村坝,在沉浸式漫游中向观众讲述了大运河如何越过高地、畅通无阻的奥秘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那么当运河和这些河流交汇时,又会发生什么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嘉宾们来到淮安水上立交一探究竟。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水上立交工程,淮安水上立交通过上方建运河渡槽、下方建泄水涵洞的方式,使得大运河在上不影响航运,淮河入海道在下不影响泄洪,两者交错而行、互不影响,如此智慧使得观众纷纷赞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节目播出后,相关视频片段在社交平台上频频出圈,#中国的水利技术迭代了4000多年#等相关话题热议高赞,观众和节目嘉宾一样,同样惊叹于古代治水系统的伟大,“今天看这些工程仍觉得非常富有想象力和胆魄,难以想象在古代,劳动人民和水利专家是如何做到的。”另悉,节目播出后,CSM71城平均收视1.43%、CSM35城平均收视1.63%,排名周五文化类节目第一、周五晚间档综艺同时段排名第三。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