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大家还记得那位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者、大山里上千孩子的妈妈、“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张桂梅患带状疱疹仍坚持陪考#登上热搜。

据新华社报道,6月9日,高考结束,张桂梅老师再次像往年一样“躲”了起来,不愿去面对告别的场景。其实在今年高考之前,张桂梅老师就患上带状疱疹,但她仍带病坚持,第14次陪着高考生奔赴考场,去共同面对这场考验。

在描述带状疱疹的痛时,张桂梅老师形容:“疼得眼睛都花花的,看不见”“最疼的时候就有点天旋地转了,到处都疼,好像肠子都是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疼痛程度不亚于生孩子。只有得过带状疱疹的⼈才会明⽩,它痛起来会让人有多煎熬:像刀割、⽕烧、针刺、电击、鞭抽、虫蚁爬行……

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除了各式各样、难以忍受的疼痛,它还可能带来皮肤瘙痒、麻木、紧绷、蚁行感、感觉迟钝等诸多其他不适。

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门诊中,每天都能接到不少被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患者。

疼!疼!疼!
50岁阿姨疼得
说不出一句完整话

“医生,我疼啊、我真的好疼啊”,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朱阿姨,突然在诊间痛得紧闭双唇,只能发出忍痛的“呜呜”声,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60岁的朱阿姨得了带状疱疹。一开始,她也没在意,只是找了“土郎中”,又是涂抹草药,又是艾灸,甚至还听“他们”的话找远近闻名的“神婆”求助,可依旧没有阻止水疱越发越多,甚至融合成片,剧烈的疼痛,难以忍受。

随后经过当地医院正规治疗后,总算把皮疹给治疗消失了。就在她庆幸“病治好了”的时候,疼痛却依然没有好转,稍微一碰到就又刺又痒又痛,像电击一样、吃止痛药也不管用

短短20余天,朱阿姨就瘦了十几斤。1个月前,她还能自己下地种蔬菜和小花生,如今只能长时间卧床疗养,勉强自理生活。

子女回家探亲时,得知朱阿姨受此折磨,心疼不已。通过多方打听,他们赶紧带着她来到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可没想到却发生了开头这一幕。

煎熬!每天要发作20-30次
像“电击+火烤”

住院后的朱阿姨说,自己每天疼痛发作20-30次,每次2-5分钟,“这痛真的受不了,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夜间难以入睡。一旦发作,就像有人‘电我、拿火烤我’,真是恨不得一头撞晕过去”。

朱阿姨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长期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高危患者群。为了尽早减轻朱阿姨的疼痛,同时降低后遗症发生的可能,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余建明主任医师建议她尽早进行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怎么还要开刀呢”,朱阿姨和子女听说要手术治疗,心里犯了嘀咕。

余建明解释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实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引起神经系统异常放电造成的。简单来说,它就像“包裹电线的外皮破损了,导致里面的电线不停地漏电,产生了剧烈的疼痛”。而手术是在超声、DSA 或CT引导下使用“牙签粗细”的射频针穿刺至受损神经的背根神经节,通过射频仪对受损神经进行调控,促进神经修复,加上药物配合治疗,最终减轻或消除疼痛。手术基本不出血也不留下伤口

最终,余建明带领杜忠举等医疗团队成员成功地为朱阿姨进行了手术。当天回到病房后,她就感到自己明显的变化:疼痛发生次数显著减少,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疼痛持续时间缩短,患病以来终于睡了一个好觉。5天后,疼痛几乎消失的朱阿姨正式康复出院

疼痛的最高等级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迁延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高。它可表现为持续性疼痛,也可缓解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是一种慢性疾病,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甚至数十年,有“不死的癌症”之恶名。

更重要的是它引发的神经痛,和三度烧伤、三叉神经疼⼀样,属于9-10级疼痛,是疼痛的最⾼等级!有些患者因承受不了经年的疼痛,产生抑郁情绪,甚至轻生。

“从一个患者走进诊室的状态,我们就基本可以判断他可能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了。因为衣服的摩擦会激发神经的异常反应,疼痛会加重,所以很多患者的神态都很僵直,不敢动。最严重的患者是被架着走进来,衣服是卷起来的,更不敢接触患病的部位。”

余建明介绍,很多来门诊的患者存在一个误区,觉得得了带状疱疹不需要治疗,抹点药扛一扛就过去了,或过度依赖艾灸、拔罐等偏方。

这其实是导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重要原因。虽然当免疫力够强的时候,不少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都存在自愈的倾向,但若未经正规抗病毒治疗,免疫力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毒大量复制、破坏神经,引发神经痛的症状。

特别是存在一些高危风险因素的人群,如高龄、疼痛剧烈、皮损严重、糖尿病、肿瘤患者、血液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须早期干预,并进行规范、全程的疼痛管理。

余建明提醒,预防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关键是治疗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理想,1个月内疗效最佳,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顽固的疼痛患者尽早微创介入治疗能有效减少后遗症发生。

“带状疱疹-浙医在线病友会”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带状疱疹相关困扰,欢迎加入“带状疱疹-浙医在线病友会”在线交流。如何入群?扫码添加浙医在线小助手八号(微信名:kbzyzx08)为好友,备注“带状疱疹”,小助手会邀您进群。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金晶

通讯员 徐思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