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由大坝、水库、发电站等部分共同组成,其中我们熟悉的三峡大坝并不能算是长江的“拦杆”,事实上,三峡大坝位于西陵峡河段,在水库东侧,主要的作用是调节、调控水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03年到2024年,21年的时间,长江三峡蓄水工作卓有成效,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有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相关视频:清澈的水,摇头摆尾的大鱼悠然自得徜徉其中,甚至体型在1-2米左右的也比比皆是,这也让长江三峡有了“鱼库”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5月份,一位前往三峡游玩的网友拍下一则鱼群聚集的视频,其中竟然有数条目测有3-4米长度的大鱼,重量至少达到几百斤,宛如水中的一座小型碉堡一样,鱼群能够成长壮大到如此程度,足以说明三峡当地的水生态极好,这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目前三峡中最大的鱼究竟会是哪种鱼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比个大小,首先要了解三峡水库中究竟存在多少种鱼类,按照稀有程度划分,水库中有中华鲟、胭脂鱼等,从经济实用的价值来看,水库中四大家鱼、鳝鱼等比比皆是,构成生物圈的重要掠食者鱤鱼、鳜鱼也居住其中,此外,170多个长江特有品种和其他种类鱼群,共同构成了长江生态圈的繁荣景象。

这些淡水鱼经过21年的成长,究竟会长成怎样的庞然大物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鲫鱼:正常情况下,一条鲫鱼一年能够成长20-30cm左右,重量约为一斤,鲫鱼的大小和生长情况也和品种有关,比如和鲤鱼杂交的工程鲫,因为没有繁殖能力,生长速度就远超其他品种,野生的鲫鱼一般能够长到1.5-2斤左右就已经算是很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鲤鱼、草鱼:鲤鱼的黄金发育期是前10年,大约能够生长到70cm左右,10年龄的鲤鱼生长速度就会下降,参考国外的一些案例,也有体长在2m左右,重达百斤的鲤鱼,而草鱼头三年的生长速度最快,如果生态环境良好,食物丰沛的情况下,3年龄的草鱼约有6斤左右,按照生长周期计算,结合一些实际的案例来看,达到百斤也是极有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鲢鳙:在野外生存的鲢鳙一年最多长1kg,养殖环境中这个数字会翻倍,天然水域中目前已知的鲢鳙大体一般在10kg左右,最大的也有百斤,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鲢鱼重量记录保持者是西班牙渔民,重达186斤,我国最大的约为百斤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鱤鱼:一种长江流域的特有鱼种,肉食性,性情凶悍,以鱼为食,一年龄即可成长到3斤左右,以长江流域的食物数量而言,鱤鱼的生存环境极佳,目前已经有人观测到成群结队的鱤鱼出没,个个重达七八十斤,最大的或许体长已经超过3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鳜鱼人工饲养的鳜鱼有六年的发育黄金期,基本体长能够达到55cm左右,但之后生长就会开始迟缓,目前有人表示自己曾经看到过50多斤的大鳜鱼,不过一般能够看到的大体鳜鱼基本也就是5kg左右,目前长江流域或许存在20斤左右的也未可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鲟:珍稀鱼种白鲟生长速度极快,一年龄就长达75cm左右,上世纪还有记录当地渔民曾经捕捞到重量908kg、体长7m的大白鲟,这也是世界上淡水鱼的体长最高纪录,07年我们也曾捕获过3.6m长的大白鲟,不过,白鲟目前已经于2022年宣告灭绝,最近的一次记录也是在千禧年的开端,不知目前是否存在在长江流域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项数据其实很明确的明示了一个问题,只要减少人为干预,创造适宜的条件,几乎所有鱼类的体型都能产生质的飞跃,如此多的鱼聚集在三峡水库,恰恰说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的十分到位,不过,这么多的鱼是否有朝一日会打破生态链的循环,是否需要捕捞一部分使鱼群能够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呢?欢迎各位钓友留下你们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