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通讯员 邹景根 徐光意

“郧西县成功完成鳜鱼苗人工繁殖!这是鄂西北首次开展鳜鱼苗本土化人工繁育、配合饲料人工驯化和商品鳜养殖技术。”6月12日,在十堰郧西县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基地,一尾尾开口三天的鳜鱼“宝宝”,正成群结队地在水中畅游,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黄永涛介绍,湖北省是全国最重要的淡水鱼生产基地,郧西县与武汉市、洪湖市、仙桃市等地一起,构建全省苗种保障体系,将有效改变全省长期依赖南方鳜鱼苗的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俗称桂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销售价格约为50~120元每公斤,被誉为“富贵鱼”,养殖前景广阔。

然而,鳜鱼在圈内出了名的难养,难在食性很“倔”,终生只吃适口的活鱼,拒食人工饲料。为了攻克这一养殖难题,郧西与湖北水产科学研究所密切合作,成功突破配合饲料替代活饵驯化养殖鳜鱼技术。

本次在郧西推广应用的是悬浮活性饲料驯养鳜技术,将鳜鱼驯饲成功率提高至80%以上,驯化周期缩短至21天,科技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鳜鱼专用悬浮膨化饲料配方及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苗种自繁、饲料自制,训食、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全产业链。

今年,在郧西县名优水产苗种繁育基地,收集养殖了2000余组、5000余尾的翘嘴鳜、大眼鳜、斑鳜三种鳜鱼亲本,与以黄永涛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工作站合作开展鳜鱼人工繁育,并推行悬浮活性饲料驯养鳜技术。

本次从中择优挑选了48组96尾翘嘴鳜鱼亲本,通过人工催产,成功产卵20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90.2%,预计培育寸片苗种20万尾。“每20分钟要洗刷一次滤网,加强水流;每5个小时要用显微镜观测发育情况。”团队核心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吴凡说,这批鳜鱼苗培育至3-5厘米即可开始人工驯化摄食配合饲料,养殖4-5个月就可达到上市规格,对待它们得比照顾初生婴儿更要用心。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苗种是渔业的基础。郧西县加强水产苗种建设,开展翘嘴鲌鱼苗自繁自育,组织生产鲢鳙、鲤鲫等常规鱼苗,驯化饲料鳜鱼,保障优质水产苗种供给。同时,大力推广“内循环养鱼”“鱼藕共生”“渔光互补”等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构建了鱼苗繁育、生态养殖、品牌打造、产品加工和休闲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今年,全县已投放各类鱼苗600吨,生态渔业养殖面积达3.2万亩,设施渔业养殖水体达32万立方。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