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君用南瓜雕刻的凤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面筋雕刻的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青菜雕刻的孔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君展示雕刻作品。摄影周洪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面筋雕刻的下山虎。

近日,一段《男子苦练食品雕刻20年,雕出花鸟虫兽》的视频火出圈。网友赞不绝口,纷纷表示“这技术我是真的服了”“他把蔬菜雕成了我吃不起的模样!”
  视频中的主人公许君是四川绵阳人。近日,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时,许君说,2004年,他在酒店当学徒时,就迷上了食格雕刻。20年来,他遍访全国名师系统学习食品雕塑,用南瓜萝卜等食材雕刻出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我拍视频的目的,就是希望把这一技术宣传出去,传承下去。”

1
食材雕刻花鸟虫兽很传神

  5月22日,人民网微博发布一条#男子苦练食品雕刻20年 作品精致逼真#的视频,视频中主人公许君将瓜果蔬菜雕刻成精美艺术品
  记者通过视频看到,经过精雕细琢,南瓜被雕刻成栩栩如生的龙头。许君的作品中,还有用白萝卜和红萝卜雕刻的雄鸡,用青菜雕刻的孔雀,令人赏心悦目。而用面筋雕刻的下山虎、驯鹿等形神兼备、精致逼真。
  说起拍蔬菜雕刻视频一事,许君说,他的蔬菜雕刻不但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还有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为了让更多人学习这一技术,他把蔬菜雕刻拍成视频,供网友欣赏。
  视频一经传播后,就受到网友的围观,纷纷点赞:“好厉害,栩栩如生。”还有网友说,食品雕刻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从削萝卜开始,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匠人的匠心独运。

2
每天用上百斤食材练习

  “鼻子位置要尽量宽些,尽量标准一点。”记者见到许君时,他正在教学员雕刻一个侍女头像。一块胡萝卜,在许君的手里经过简单的削刻,就把侍女的大致雏形定了下来。在制作过程中,许君一边雕刻,一边给学员讲解注意事项。40分钟后,一件精美的侍女头像成形。
  许君说,他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到酒店学厨师。当时的理想是当一名厨师。而进入酒店后,看到师傅们用蔬菜雕刻花鸟虫兽作摆件,栩栩如生,“我就有了学习蔬菜雕刻的想法。”
  许君刚开始学习蔬菜雕刻时,就拿白萝卜来练手法。“从切萝卜到削萝卜,每天都要使用上百斤萝卜。”许君说,他在不断练习中寻找手感。有了手感后,又在白菜、青菜等相对较软的蔬菜上练习。
  经过不断地练习,许君的蔬菜雕刻作品有了一些起色。“光靠自己摸索还是不行的,还得找老师指点。”许君说,那些年,他遍访名师,丰富自己的雕刻技术。先后制作出金玉满堂、相依相伴、心心相印、嫦娥奔月等精致作品,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许君说,食材雕刻最主要是要入眼,比如要雕刻一只老虎,首先要观察老虎的习性,“在制作过程中,老虎身体比例、结构这些都要掌握好。”许君记得,他在雕刻下山虎前,还到动物园去观察老虎,“老虎在行走时,身体虽然很软,但是腿部的肌肉却很有力量。”老虎下山时,它的前腿肌肉绷得很紧。“把这些细节上的东西融入作品,才能让作品栩栩如生。”

3
尽心传授蔬菜雕刻技术

  这些年,许君多次参加过国家、省、市组织的食品雕刻大赛,获得业界好评,部分作品还获得过国家专利。
  许君出名了,有不少人找到他,跟他学习蔬菜雕刻技术。“我当时就想,干脆成立了一个蔬菜雕刻培训学校。”许君说,这样就可以把精力投入到蔬菜雕刻系统教学中,带出更多的弟子。
  “到目前为止,我已带出上千名学员。”许君说,有的学员已成为食材雕刻大厨,有的到烹饪学校当老师,有的开起了工作室。还有的学员,学习面塑雕刻小有成就。“蔬菜雕刻不能长期保存,他们主攻面塑雕刻,让每一件作品成为工艺品。”
  做一个果蔬雕塑工序繁杂,可能要打无数次线稿,还要考虑用什么材料等问题。“我非常喜欢这个行业,虽然累,但是累得开心。”许君说,他在教学过程中会拍摄制作过程,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传播,“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食品雕刻,并把这一技术传承下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周洪攀王祥龙见习记者崔瑶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