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能的质量指标

通常衡量电能质量的三要素为:电压、频率、波形。

1、电压

电压质量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降低线路损耗,保证生产的安全与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单耗等有着直接影响。电压质量既有数值上的要求,也有波形与对称性方面的要求。

电压波形应是正弦波,波形中所含任一高次谐波的瞬时值不应超过同相基波电压瞬时值的1.5%~5%。此外,三相之间还要求互相对称,否则便会含有负序与零序分量。

国家标准对电压数值的允许变化范围是:

(1)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的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10%。

(2)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

(3)220V单相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2、频率

我国规定电力系统交流电频率的额定值是50Hz,常称为工频。

国家标准对交流电频率的允许变化范围是:

(1)电力系统正常频率偏差允许值为±0.2Hz(49.8Hz~50.2Hz);

(2)当系统容量较小时,频率偏差可以放宽到±0.5Hz。

3、波形

理想的电能应该是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质量问题。一方面我们研究存在哪些影响因素会导致电能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我们研究这些因素会导致哪些方面的问题。

二、电压等级与高低压的划分

1、划分交流电高、低压的标准有以下两种:

(1)以250V作为划分标准

设备对地电压大于250V的称为高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称为低压。

(2)以1kV作为划分标准

电压超过1kV称为高压;电压为1kV及以下者称为低压。

2、交流电压除划分为高、低压外,还有超高压和安全电压的规定。

(1)超高压

规定330kV及以上的电压为超高压;

(2)安全电压

我国安全电压等级为42V、36V、24V、12V、6V。

一般情况下,人体的电阻可按1000Ω~2000Ω计,保守可按800Ω计。实验证明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电流极限为50mA。依据欧姆定律:U=IR=0.05×800=40(V)得知:人体所允许承受的最大工频电压极限为40V。

三、供电可靠性

因突然停电或经常停电而导致的停工、停产、产品报废、设备损坏,甚至造成电气火灾或人员伤亡等恶性事故,会给各类用电单位带来很大的损失。所以供电可靠性显然是供电质量的重要指标。

供电可靠率是指某一个统计期内,供电部门对用户的实际供电时间与本统计期内全部时间的百分比。

供电时间为统计期内总时间减去平均停电时间。

停电时间包括事故停电、临时性停电及计划检修停电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