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良口区良明乡石榴山,清澈见底的流溪河潺潺流淌,如歌如颂;碧水之中,墓园倒影,恹恹聂聂,如梦如幻。背靠大山,面临粤赣公路群峰耸峙,雄伟挺拔间,有一座规模不小的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耸立着一座庄严肃穆纪念石碑,碑上刻有“钟旅长芳峻”字样,两旁刻有“精忠报国,百世流芳”对联。这便是纪念抗日战争时期惨烈的广州保卫战中壮烈牺牲的少将旅长钟芳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芳峻,原名钟秀峰,1898年出生于广东河源黄村区宁山一个兼营铁匠铺的农民家庭,他的父亲因有一手好的铁匠手艺,起初家庭条件尚可,少年的他也因此读了点书,但山里人的观念是读书只是算数,手艺才是正道。因此,小时候的钟芳峻便跟着父亲学打铁手艺,他看着铁器热至彤红,铁铗快速夹至大铁砧上,师傅左手拿着夹子,右头拿下着小锤,指挥一个徒弟一个帮锤开始打铁,师傅小锤指到哪儿打哪儿。小锤走,大锤赶;小锤停,大锤站;小锤快,大锤欢;小锤慢,大锤蔫。锤声叮当,火星四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还别说,小小年纪人尚未铁锤柄高的钟芳峻,竟然喜欢上这门手艺,他每次听到风箱拉起像一支交响曲,炉中的火苗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风的吹奏中升腾,他轮锤如飞,玩铁如泥,打铁是门技术活,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更重要的是钢刀锋利与否关键是淬火,炉中钢刀快速放入水桶内,随着“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使锋刃定型,使锋刃坚韧,工具耐用与否的淬火技术,全凭实践经验,他家打的家具在当地名气较大,打铁生意也一度兴隆,他们一有正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他家的美好愿望,终究是山间水泡,刚鼓漂起来却又随之破灭。别看历史车轮早已摆脱腐朽没落清廷的绊羁滚进了民国,军阀割据,土豪争霸,兵燹匪劫,依然走马灯一般,无休无止;贫困落后,天灾人祸照样如一股粗大的缰绳,无情地捆绑着贫困百姓。由于钟家打制的农具质量上乘、价格公道,颇受四里八乡农民欢迎,当地恶霸眼红,欺压他家,他本想到官府告状解决争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官司败诉,恶霸的欺压变本加厉,农具生意无法维系,倾家荡产走投无路之际,忍痛抛弃所业,潜身出走,迫于生计只好到粤军当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匠出身的钟芳峻打的是铁,锤炼出的是他那身钢筋铁骨和刚毅有力的性格,正应了一句俗话:打铁先要自身硬,没有力量不打铁。他觉得在部队里参加军事训练,犹如站在通红的炉火边,铁锤砸在铁砧上的响亮,火星四溅中挥汗如雨,比风箱还沉重的喘息,太阳穴鼓突的青筋,好像随时可能爆裂开来。火星子溅在脸上,是一种挑战,他抡起大锤一招一式有板有眼。正是他这种身板硬,能吃苦耐劳,而且还识字,很快在部队中脱颖而出,很快就一级一级往上提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铁出身的农村娃钟芳峻上了战场,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勇敢,使足了劲拼杀,有时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短短的时间里,就从战士到班长、排长连升三级,他很激动:“这打仗和打铁都带着一个‘打’字,打仗就比打铁有意思!只要打得出色,升得必定快”。自此,当了基层官的钟芳峻每战都越战越勇,猛打猛冲,将敌击溃,并顺势抢占制高点,在当年那种乱世之时,这个打铁的一路打来,从南打到北,从北打回南,枪林弹雨,战功赫赫,经过长期战争岁月的洗礼,很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36岁那一年,他晋升为少将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长为少将的钟芳峻,率领这支数千人的部队,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的一些同乡、同学乃至亲戚朋友,听说他当上了将军,也正是用人之际,不少人投奔其麾下,在随后的作战中,他治军严格对部属褒奖惩处不分亲疏厚薄,从不放纵,一视同仁,其次用人唯勇唯才,不搞裙带关系,特别是作战身先士卒,享受先人后己,不为乡情、亲情束缚而放弃原则,大至违反军令、贪生怕死、临阵逃脱,或徇私舞弊、克扣军饷、泄漏军机、祸害百姓;小至偷鸡摸狗、军容不整、作风拖拉、精神疲沓等等,皆依章办事,严肃处置,或刑处,或责杖,或辞退,作为那个年代军阀作风依然严重存在的旧军队来说,特别的难能可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对那些认为到军营就是来享受的人,他更是深恶痛绝,要求无论是谁都必须做到号鸣即起,滚打演练,冲锋陷阵,操练,列队、射击、野营、军事演习等样样都磨练,军事技术,都有很大的提高。他的口号是,军营立足就得不怕苦不怕死,怕苦怕死就不要想当兵。一切听从命令,有禁即止,公事面前无私可循,无情可说,正因为如此,他的这支部队的战斗力是比较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想速战速决,陆军方面其最精锐的甲级师团均投入战场,进攻势头极为凶猛,很快平津沦陷,华北大地几乎无险可守。接着集重兵于上海外围,想要从当时中国的核心区域突破,其目标是第一大城市上海、到首都南京,再到工业中心武汉,都在长江流域,只要斩断长江就能将中国一分为二,然后再反向包围。同时,为了策应这一大战场,又命令北方的寺内寿一、板垣征四郎、冈村宁次军团也从热河、察哈尔南下,实现其所谓的多面打击,迫使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为严重的是,华北、华中各大城市沦陷,日本海军对中国的海岸线,北起秦皇岛南至北海进行了全面封锁,主要是控制外国的援助物资进入中国,的确给我们的抗战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烦。但是,有两个区域却不在其封锁范围,那就是香港、澳门(分别属英国、葡萄牙租借地),而广州毗邻不受日军封锁的港、澳,从海外进口的军械、汽油、药品等军需物资,基本上只有靠香港运到广州,再通过粤汉铁路转运内地各省。内地用以换取外汇的蚕丝、茶叶等土特产,也经粤汉路集中于广州,再转运至香港,出口国外,抗战初期广州已成为中国海外交通的唯一门户,日军当然想发动大规模的武装进攻,但对英国这个老牌侵略者还是有所顾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抗战之初老蒋认定日军尚不会大举进犯广州,所以,粤军大部被派到华北、华中战场,留下少量部队戍守。不过,老蒋的这一算盘又打错了。全面抗战爆发一年多后的1938年冬,欧洲局势发生变化,英、法与德、意法西斯签订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拱手出卖给德国,充分暴露了英、法的软弱无能。此时的日本侵略者似乎是恍然大悟,这老牌侵略者的英国,是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言的,便完全不把英国放在眼里了。于是,日本大本营御前会议正式作出攻占广州的决定,通过占领广州,切断我国所有外援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8年10月12日拂晓,日军第21集团军第5、18、104师团约8万余人,军舰30余艘,飞机百架,在航母编队的掩护下,在南海大亚湾、澳头附近强行登陆,接着陆空并进,来势汹汹,直迫淡水,强袭惠州,再指广州。此时,日军进抵罗浮山麓的福田附近,在福田附近九仔潭地区,骄横跋扈的日军遭遇到钟芳峻旅的顽强阻击,一场激战就此打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始,钟旅长率领459旅全部官兵,利用好有利地形,掩蔽埋伏在小树林内,待日军渐渐靠近马路边缘时,全旅官兵突然发起攻击,对鬼子迎头痛击,机枪、步枪、迫击炮同时发射,响声震天,山谷雷鸣,打得敌人乱作一团。已经开过去的敌坦克,急忙调头回来作战,被打翻的敌人尸骸马匹填塞满路,进退两难。不久天色大明,敌日军后续部队继续开到,于是展开更剧烈的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芳峻利用居高临下,扼守制高点,封锁隘道和山谷的优势,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特别是面对敌人的坦克,他的部队也出动了坦克车为前导,掩护步兵行进,官兵用血肉之躯与钢铁拼杀,一时战场上尸横遍野。旅长钟芳峻身先士卒,指挥全体官兵利用临时修筑工事与敌人展开殊死战斗。枪炮声中,前仆后继,英勇阻击,场面极为壮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日军指挥官方知碰上了硬骨头,于是,组织大部队进行重点攻击,战事不断升级。1一时间大批日军坦克赶到,在飞机和后续炮兵的轰炸下,钟旅草草构筑的防御工事大半被摧毁,平射炮也被炸坏,官兵逐渐落入下风,此时,一股日军乘机绕到后面,切断该旅的退路,由于后路被断,只得越过南侧水田,退往新塘,向军部靠陇。此时官兵在无遮无掩的水田上迤逦而行,在日军铺天盖地的炮火覆盖和飞机轰炸下伤亡惨重,这一片土地特别的肥沃,都是由鲜血浇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值中午12时许,守军伤亡惨重,一名团长受伤无法指挥,撤回后方,部队完全陷入了三面包围,战至下午2时,孤军绝援的险境,又因被敌机轰炸,后方凌乱不堪,以致一切给养都不能送达阵地,弹尽粮绝,官兵饥渴交困,孤军作战,后援不继,而敌寇则越来越多,三面包围,形势凶险,为避免全军覆没,旅长钟芳峻不得不忍痛下令后撤。这时撤退士兵,各寻生路,无法掌握,在光天化日之下,在泥田水坑之间,目标大为暴露,任由敌人飞机乱炸,敌炮测定目标凶狂追击,离开战场的残余部队,至此又有不少死伤,最终人员损失殆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围过程中,钟旅长率数十人的警卫排,亲自断后,部队退到新塘后,官兵星散,清点人数,身边的官兵不足百人,眼见所部损兵折将,失去控制,作为直接指挥战斗旅长钟芳峻心如刀剜,心里极度难受,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面对高天碧水,将军伫立增江河边,悲愤交加,决然投入滔滔江水,以谢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识水性的贴身警卫见状,立即纵身激流,将身材高大的钟旅长打救上岸。虽然如此,不日,不愧为血性男儿的钟将军,还是趁警卫不备,决然拔出腰间手枪对准自己太阳穴扣下了扳机。副官、警卫闻声夺去他手中枪,将军已倒在血泊之中。经抢救,因中要害,流血不止,又无医生、药物治疗,不日终于逝于罗浮山下一个村庄。将士同胞闻之,无不痛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侵入广州,一开始自以为顺风顺水,后来与有血性的钟芳峻旅交战后,方知其抵抗是非常的激烈,从后来日本防卫厅的《中国事变中国作战史》中记载:“是役(广州保卫战)日军伤亡1923名。”而中国军方的记载:“中国官兵阵亡2954名,负伤5645名,失踪2643名。”钟芳峻旅的全军覆没,特别是不胜悲愤的钟旅长为了不当鬼子俘虏,毅然自尽,让接班人无比敬仰。他也是抗日战争中广州保卫战中唯一阵亡的高级将领,他的死比之其他贪生怕死、毫无斗志甚至临阵逃走的高级官员,实乃天地之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钟芳峻将军牺牲后,所部被冲散有的流落民间,但也有被日军抓住,其中,有一位名叫季万方小勤务兵被俘。据资料记载勤务兵季万方,当年15岁,父母双亡,六亲无靠流落街头,钟芳峻的部队征兵于是报名参军,由于年龄太小,幼时读过几年私塾,识得字,加上五官要端正,人机灵,勤快高效,成为一名勤务兵,其工作是主要负责首长的起居生活,长官喜欢喝茶,他就随身携带了一个长长的搪瓷茶缸,茶叶放在里面再用油纸封口,防潮保质,随时随地都能给长官提供一杯香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部队里,季万方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扫扫地,送送东西,手脚勤快,眼里有活,深得大家喜欢。他脑袋机灵,有时还帮战士们做侦查工作,同时还偶然负责部队的伙食、衣服清洗、物资搬运等。这次部队全军覆没,不幸被俘后,当时随军的日本《读卖新闻》战地记者发现,他看到在寒风中衣衫褴褛,又累又饿又站不稳的季万方,心想着这可以用来宣传中国人的懦弱,还有被日军打得山穷水尽,于是便特意要给他照了一张“宣传”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军记者先是给他一块糖果,想以此来收买他,毕竟没有孩子不爱吃糖果的。谁想到季万方冷哼一声,唾骂道:“我才不要你们日本鬼子的东西!”也许他认为没安好心的鬼子是给自己吃毒药吧。不过,接着,鬼子还是有耐心,并面容和霭给他一些好处,又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季万方回答“我最大的愿望是战争结束,把你们赶出我们的国家,然后回家放牛,做个放牛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日军记者端起照相机,季万方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这玩意,但他面对镜头,双目炯炯有神,怒视着前方。军衣上系着宽大的腰带,全身挂着子弹带,挂着军号、暖壶和搪瓷罐,这搪瓷罐在当时是稀有物,这证明他的职务是勤务兵。在季万方的脚上绑着白绷带,显然是受过伤,然后光着脚丫,穷得都没鞋子穿。瘦弱的身躯,也是证明了他长期挨饿,营养不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季万方没鞋子穿,被残酷的日军折磨,但两只脚依然是标准的军人立正站姿。他挺直了腰杆,稚嫩的面庞毫不畏惧,表情坚毅,表达少年军人的气概,向侵略者展现视死如归的不屈脊梁,后来,这一张照片也在东京国际法庭上,也成为中国政府控告证明日本侵略中国,屠杀中国老百姓、威慑地方百姓,连一个孩子都不肯放过,四处炫耀张扬侵略劣迹的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季万方被日军关押后,毫无怜悯之心的日军,把季万方当作成年人来使唤,从早干到晚,起的比鸡早,吃的比猪差,干的比牛多,睡的比谁都晚,稍不顺意,就会遭到毒打。因劳动量大,吃得寒碜,没日没夜地干,最后他想逃离这人间地狱,在晚上打死日本哨兵,参加了战俘营暴动,结果在冲击战俘营大门时被发现,日军用重机枪封锁。季方万在冲锋过程中中弹牺牲,年仅16岁。与他的旅长钟芳峻将军一样谱写一曲英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