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当局为了限制共产党的发展,经过多次谈判仅给了三个正规师的编制,为了抗日,中共也就接受了这个结果。然而接受这个结果并不等于就是这个结果了。

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八路军的实力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129师东进进入太行山区后,以太行山为依托,把军队分散出去,让他们各自发展,到1940年,129师组建了九个新编旅,这九个旅的旅长都是由久经沙场的战将担任。

1、新编第一旅旅长韦杰

新编第一旅于1940年2月由344旅688团与晋豫游击支队合编而成,起初隶属于八路军第二纵队,当年5月改隶属于129师,旅长由韦杰担任。

韦杰,广西东兰县人,1929年邓小平、张云逸领导发动百色起义后创建了红七军,韦杰伙同几个小伙伴报名参加了红七军,成为一名红军战士,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上了井冈山之后,韦杰在红三军团任职,湘江之战、娄山关战役、都有韦杰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杰

抗战爆发后,韦杰被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亲自点将担任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后来又被朱老总调到344旅688团担任团长,1940年担任129师新编第一旅旅长,后来又担任了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韦杰在华北地区作战,先后担任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十六旅旅长,华北军区第十四旅队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韦杰率领60军入朝参战,然而其麾下180师作战失利也成为他战争生涯的一大憾事。

回国后,韦杰担任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2、新编第二旅旅长

新编第二旅于1940年4月30日由冀鲁豫支队改编而来,旅长先是杨得志,后是田守尧。

杨得志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抗战爆发时担任115师343旅685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担任过济南军区、武汉军区和昆明军区的司令员,对越自卫反击战之后接替邓公升任总参谋长。

田守尧

田守尧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熟悉了。田守尧是安徽六安人,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田守尧基本上一直在红25军和红十五军团任职。

抗战爆发后,田守尧被任命为115师344旅687团副团长,次年担任687团团长,1940年担任129师新编第二旅旅长,不久南下支援新四军。皖南事变后,田守尧担任新四军第三师8旅旅长,1943年3月17日在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28岁。

3、新编第三旅旅长韩先楚

新编第三旅于1940年4月30日由赵谭支队、冀鲁豫支队独立大队、豫北大队等编成,由韩先楚担任旅长。

韩先楚,湖北红安人,大名鼎鼎的“旋风司令”,红军时期,韩先楚长期在红25军和红十五军团任职,是徐海东帐下的一员猛将。抗战爆发后被任命为115师344旅688团副团长,后跟随徐向前到冀南开辟根据地,1940年担任新编第三旅旅长,1941年回到延安参加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先楚上将

解放战争时期,韩先楚被派往东北,在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中每次都出其不意而且速度又快,成为有名的“旋风司令”,到1949年他已是第12兵团副司令员。1950年4月,韩先楚亲率40军、43军三万关东子弟解放了海南岛。

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先楚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回国后担任过中南军区参谋长、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司令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198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73岁。

4、新编第四旅旅长徐深吉

新编第四旅于1940年5月由青年抗日游击纵队整编而成,由徐深吉担任旅长。

徐深吉,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先后在红四军、红25军和红31军任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川陕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深吉中将

抗战爆发后,徐深吉被任命为129师386旅771团团长,1940年担任新编第4旅旅长,不久南下支援新四军作战。皖南事变后在鲁西地区作战,不久又被调回太行地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冀南军区司令员。1948年夏因积劳成疾,离职住院就医。之后一直到1954年被起任为华北军区副参谋长,次年调入空军工作,担任空军副司令员主官后勤工作。

文革时期,徐深吉遭到陷害,但是他没有屈服,1973年被平反后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86年离职休养。1955年徐深吉被授予中将军衔,200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5、新编第七旅旅长易良品

新编第七旅由129师东进纵队于1940年5月改编而成,旅长由易良品担任。

易良品,湖北麻城人,1928年参加红军,红军时期先后在红11师、红31师、红91师和红93师作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抗战爆发后易良品被任命为129师386旅772团三营营长,1940年5月冀南军区部队整编时,易良品担任新编第七旅旅长。

1941年2月冀南军区组建了第六军分区,易良品兼任第六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25日在河北枣强与日军遭遇,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易良品

6、新编第八旅旅长张维翰

新编第八旅于1940年5月由筑先纵队、先遣纵队合编而成,由张维翰担任旅长。

张维翰,河北邯郸人,1937年6月在彭雪枫和赵伊坪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张维翰在范筑先的领导下开始了抗日,曾担任范筑先麾下第十支队的司令员,1939年1月该支队升级为八路军正规部队,到1940年5月与先遣纵队合编为八路军129师新编第八旅,由张维翰担任旅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维翰

抗战胜利后,张维翰相继担任过晋冀鲁豫军区九分区司令员、冀南三地委武装部长、邯郸军分区司令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张维翰先后担任过解放军军事体育学校副校长、国防体育协会陆上运动部部长、国家体委陆上运动司司长等职。1955年张维翰被授予大校军衔,1979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7、新编第九旅旅长桂干生

新编第九旅于1940年5月由冀南军区各军分区抽调部队组成,由桂干生担任旅长。

桂干生,河南罗山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参加红军,经历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曾先后在红四军,红25军和红31军任职。抗战爆发后,桂干生被任命为129师游击支队司令员,之后又担任过晋冀豫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5月担任129师新编第九旅旅长。

半年之后,桂干生又相继担任了冀南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5年6月被调往新四军工作,途中遭到日伪军的伏击,壮烈牺牲,时年3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桂干生

8、新编第十旅旅长范子侠

新编第十旅由原平汉抗日游击纵队全部、边纵1、3团及保安第6团等部队编成,由范子侠担任旅长。

范子侠,江苏丰县人,早年曾在东北军任职,之后又加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抗战爆发后,范子侠组织抗日义勇军,在河北无极、藁城一带打游击,1939年6月,范子侠应邀与129师首长刘邓见面,所部被改编为129师平汉游击纵队,同年底在刘邓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范子侠担任八路军129师新编第十旅旅长,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1942年2月在沙河反扫荡激战中中弹牺牲,时年3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子侠

9、新编第十一旅旅长尹先炳

新编第十一旅于1940年5月由由冀西游击纵队、边纵第2团、赞皇独立团合编而成,由尹先炳担任旅长。

尹先炳,湖北汉川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战爆发后,尹先炳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参谋长,后来又相继担任过总部特务团团长、冀西游击区副司令员,八路军第129师新编第11旅旅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尹先炳

解放战争时期,尹先炳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2旅旅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二野五兵团16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尹先炳率领16军入朝参战,1958年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物质保证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务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尹先炳被授予大校军衔,1983年因病去世,享年68岁。

小结:

129师新编9个旅的旅长,有四位在战争中牺牲,剩余的五位中两位(张维翰和尹先炳)被授予大校军衔,两位(韦杰和徐深吉)被授予中将军衔,还有一位(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9位旅长中也就韩先楚将军在建国后授予的军衔最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