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香港《南华早报》6月12日文章,原题:随着中国疫情后旅游热潮的到来,条条大路通中东 今年早些时候,上海人伊恩·孙终于重新开始旅行时,他放弃了前往欧洲的原计划,转而飞往埃及。

伊恩只是现在从中国涌向中东和北非的众多游客中的一员。这是后疫情时代前往该地区旅游热潮的一部分,最热门的目的地是阿联酋、沙特和埃及,卡塔尔、摩洛哥和伊朗也在其中。

携程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前往中东主要旅游目的地的预订量同比增长了三位数。本月,阿联酋旅游机构透露,去年阿联酋共接待了120万名中国游客,游客人数“预计今年将实现大幅增长”。牛津经济研究院预测,中国出境游的复苏将由中东等目的地带动,明年的总旅行量将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分析师和业内人士表示,中东吸引中国游客的两个关键因素是机票实惠和签证要求简单。

疫情后,中国和中东之间的旅行限制解除,两地之间的航班迅速恢复,这有助于降低机票价格。民航资源网的数据显示,目前每周航班数量已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埃及和沙特到中国的航班数量甚至比2019年增加一倍,沙特和卡塔尔表示,他们打算很快进一步增加与中国的直航航班数量。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酒店及旅游地产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周涛表示,由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成了更紧密的联系,最新的旅游热潮已经到来。他说:“随着中国和中东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和中东之间的航班数量增加并迅速增长。”

简单的签证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游客数量的增加,他们经常抱怨西方国家签证程序繁琐。目前,阿联酋、沙特、卡塔尔、摩洛哥、埃及、伊朗、突尼斯等大部分中东、北非旅游目的地均对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范鸿达表示:“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并非处于最佳时期,目前的关系状态可能是一些人想要前往中东而不是西方的一个原因。”他还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兴趣探索充满文化活力和新奇的旅游目的地,神秘而又充满吸引力的中东将出现在他们的候选名单上。(作者Zhao Ziwen,陈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