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本文转给你最近想买房的朋友。

现在还是有很多胖友急吼吼地问我到底能不能抄个底买套房。

有钱银真多。

他们的理由是首付已经降到了15%,商业贷款利率也降到了3%左右,历史最低啊。

各位亲你们也可以观察一下,现在内心还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半是观念传统以及在过去20年靠买房子赚过一点红利的人。

因为首付及商贷利率的那个“最低”是比照过去20多年的,只有内心对过去的数字过分在乎,才会得出“低”的感受。

真的很低吗?首付越低月供不就越高吗?

利率是降下去了,你买了之后房价能涨吗?

他们还有一个理由:

2008年救市,房价上去了,

2014年救市,房价又上去了,

现在救市,凭什么说房价就上不去呢?

按照以往的眼光,确实这次也很像能把房价拉上去的样子。很多地方明里保交楼,暗里又开始拆拆拆。最近我走过全国很多的地方,发现很多大城市里百万平米甚至几百万平米的城中村说拆就都拆了。

我不知道这次房价能不能被拉上去,但如果你也承认买房是大事儿要消耗你半生的积蓄,而做大事之前要锚定而后动的话,那么我来给你提供几组数据,你参考一下。

1 住户杠杆率

所谓“住户杠杆率”是指老百姓的贷款余额和GDP的比重。

表面看上去你会看到08,09年救市成功了,但大多数人只知道一个笼统的4万亿,却不知道2008年我国住户杠杆率只有17%,大批韭菜源源不断入市等待被收割。

2014年的杠杆率是35%左右,

而现在?

已经超过71%了。这还是央行给的截止到2022年底的数据,至于表外的比如民间借贷,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现在不是大家觉醒了,觉得买房不划算了,而是负担太重买不起也还不起贷款了。

2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赚多少钱固然重要,但赚钱速度的增加以及能否持续的赚钱更重要一些,后者更能给人带来信心。

以往的人,钱从绝对数量上讲肯定没有现在多,M2及央行居民端总存款数可以证明这一点。但为啥以前的人更爱花钱,酒桌欢场豪爽之士比比皆是呢?

因为以前某些特别行业的人(别想歪了,比如建筑业,能承包上工程的人,个别时期的金融人,互联网人等)挣钱更容易,挣钱的速度更快。今年挣钱了,内心无比坚定的相信自己明年还会挣钱,所以挣了就花呗,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哪好意思回答……

而现在呢,你今年挣了点钱却不敢乱花,因为你不确定明年还能不能赚到了。

200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是8.4%,2014年增速10.1%。

现在呢?

国统局说是6.1%。

不是不想买房,是挣钱的难度比以前更大了。

3 出生人口数

08年出生人口数1608万,14年1897.3万,而现在,国统局说去年有902万新生儿。

不是都承认房价短期看金融,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吗?

现在人口减少了,你又如何应对?

不是不想多买几套,而是怕以后没人接盘啊。

4 人均居住面积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8.3平,

2014年32平米,

这几年官方不大公布这个数据了,但三年前公布的是城镇人均居住面积41.87平米,

现在肯定大于42平米了。

当然个别超大城市还是不够住,除此之外对其他大多数城市来说,存量房太多了,00后并不缺房。

请问:如何大面积让不缺某种商品的人掏空半生积蓄去购买这种商品呢?

更何况:

08年啊,民企百舸争流,千帆竞发,

14年啊,移动互联势如破竹,一日千里,除了潮水般的流动性还有爆棚的信心。

现在……

以上,我只是帮你整理数据而已。

财富就藏在新闻里,不要忘记关注我。

本人依然坚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到底买不买房,我在新书《铠甲》里专门拿出章节细说,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赞同买房是大事,大事需慎重,那么买前请三思,多方考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