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当大考来临之际

总有家长带着孩子到处奔波

求购“聪明药”

那么这种药真的这么神奇吗?

吃了就能变聪明?

我们一探究竟

“聪明药”的来历?

最早的“聪明药”是用于二战中。当时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安非他明类药物,以期激励士兵,让其保持警惕和清醒,获得更高的战斗力。

“聪明药”是什么?

“聪明药”其实是个统称,包含了几种能够醒神、提升注意力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嗜睡症、发作性睡病等疾病的治疗,包括利他林(主要成分为苯哌啶醋酸甲酯,其作用原理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相似)、阿德拉(主要成分为右苯丙胺)、莫达非尼三种精神药品。

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全部属于国家严管的精神药品,具有成瘾性大、耐受性和副作用强的特性。其中哌甲酯按照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莫达非尼自2023年10月1日起,由第一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二类精神药品;阿德拉在我国没有批准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聪明药”有用吗?

一些家长误认为“聪明药”能够提升智力、记忆力和注意力,从而能在学业或职场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但实际上,这种药物并不能带来这些效果。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做了相关的研究:让本身没有患有ADHD的大学生服用利他林或者安慰剂,同时在之后的数周里面,用不同的任务进行测试,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利他林和安慰剂在提升认知(或者说智力)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服用利他林并不能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但是它的魅力在于,当服用了它以后,带来了不一样的自信——这将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利他林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帮助你应对长时间的枯燥的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并没有使你变得更加“聪明”。相反的,当你不是ADHD患者却不断服药的时候,在你尝试停药的时候,或许你会发现,你已经停不下来了。

因此,对于健康人群来说,服用“聪明药”是非常危险的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精神振奋作用,但过后可能引起头痛、呕吐、过度兴奋、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副作用长期服用则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如抑郁、焦虑、幻觉、震颤,甚至产生自杀冲动。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依赖性和成瘾性,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成瘾。同时会抑制或损坏少年儿童的大脑神经发育!

成功无捷径,勿试“聪明药”!

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很多患者在服用“聪明药”之后,会逐渐转向刺激性更强的毒品——大约每两个尝试过“聪明药”的人,就有一个可能会在后续的生活中服用毒品。

“聪明药”并不聪明,并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智力。对于短时间内陷入到学习和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的人群来说,“聪明药”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聪明药”比毒品更具有伪装性,它打着提高学习成绩或工作效率的幌子,让人们慢慢走向深渊,从这个角度了解,“聪明药”确实有谓之“聪明”的地方。

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